【本報訊】「銀行惜貸」成為近月新聞的常見字,市場擔憂內銀惜貸如金,或會拖慢中國經濟復甦力度。8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谷底反彈82.37%,至7,025億元(人民幣‧下同),稍高於市場預期,內銀「惜貸疑慮」暫時得以緩和。
記者:黃珮琳
繼7月份中國信貸市場表現驚嚇,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跌至2010年以來新低,僅3,852億元,中國信貸市場頓成話題。
對於近期中國信貸擴張速度出現一定程度放緩,人行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內地傳媒採訪時表示,這是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逐步調整和平衡、表外融資業務監管加強的正常反映,例如房地產市場調整、產能過剩化解、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等,均會影響信貸增速。
存款減 M2增長放緩
該人行相關負責人強調,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過程中,經濟金融數據出現短期波動實在難以避免,考慮到金融創新發展較快、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等因素,貨幣信貸數量與最終目標的關聯更加複雜多變,故不宜過份關注信貸指標短期變化。
截至8月底,廣義貨幣供應量(M2)錄得119.75萬億元,按年僅增12.8%,為年內次低。他續明言「因池裏貨幣已很多,不可能依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事實上,存款出現淨減少亦是導致M2增長放緩的原因之一,當月存款增長處於1,080億元。
人行昨日公佈數據顯示,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按年跌近四成。分析認為,上游行業、房地產等融資需求減少,導致信託、委託、票據等表外資金需求明顯下降。
期內,人民幣新增貸款錄7,025億元,較路透社早前調查中值7,000億元為高,亦走出7月份人民幣貸款規模跌至近五年新低的陰霾。
流動性料維持寬鬆
瑞銀發表報告認為,信貸需求隨整體經濟和內需下滑而減弱,尤其是對新增信貸需求較大的房地產活動持續低迷,基於對整個宏觀形勢和資產質量惡化的擔憂,銀行的風險偏好或有所降低,故該行認為中國信貸增速將溫和放緩。
人民幣新增貸款顯著反彈,可反映人行的政策意圖,展望未來,瑞銀預計人行或會繼續通過定向操作,來保持適度寬鬆的流動性和信貸環境、以支持經濟增長,惟相信不會在短期內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