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兒--內地導演王小帥:遊行是公民行動

有話兒--內地導演王小帥:
遊行是公民行動

【《蘋果》威尼斯專訪】香港的民主進程停滯不前,政治陷入水深火熱,但依然有人對政治漠不關心。中國獨立電影導演王小帥在威尼斯影展接受《蘋果》專訪,用新作《闖入者》告訴我們政治就是生活一部份,就算不理它,它也會無意間把你潛移默化。王小帥沒有否認自由行也是香港的闖入者,談到香港「佔中」話題,他坦言不很清楚整件事,但認為遊行是一個公民行動,更認為反對的人要了解「佔中」目的,不能因為影響到自身利益就貿然反對。

撰文:文國駿

王小帥是少數敢言談政治的內地著名導演,日前他在威尼斯接受本報專訪時,被問到對香港「佔中」有何睇法?會否覺得「佔中」的人對在中環上班的人是闖入者?他坦言:「我沒有太留意,但我去香港時曾經碰到遊行,在路上看到的。住在中環的人可以了解意思是為了甚麼,其他國家有遊行都很正常,你不能說到我家就不行,它是一個公民行動,我看見(遊行)就是沒有產生一些過於暴力,這是一種訴求嘛。」
今屆威尼斯影展,王小帥執導的《闖入者》入選競賽單元,雖未能奪得最高榮譽金獅獎,但亦獲不錯評價。問到他為何會有拍攝這套電影念頭?他表示看到現今中國人包括自己在內,都在特別現實的狀況下生存,家庭及金錢的關係相對混亂,他覺得很奇怪,希望探究這幾代中國人的性情跟社會、政治及歷史的關係。

就香港「佔中」話題,王小帥認為這是一種訴求及公民行動。資料圖片

王小帥在《闖入者》拍攝期間跟主角秦海璐經常溝通,討論角色的發展方向。資料圖片

文革影響禍延幾代人

《闖》有對文化大革命的側面描寫,在內地固然被視為敏感題材,但王小帥卻未有擔心:「我拍電影不會想敏不敏感,反正這是我們生活一部份。中國人,特別是我父親那一輩開始,延續到我們後面這代人,多年在特殊環境下成長。由49年開始,到50、60年代暗含複雜政治環境,中國人在這個環境下,縱使沒有刻意去碰,但都會給潛移默化;所以不會過於敏感,因為政治就在生活裏面。我每天都是這樣生活,為甚麼不可以思考,為甚麼不可以表現?」
王小帥這番言論,可說是令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感到無地自容,他亦認同有不少內地人和香港人都不太關心政治:「香港的也不可強求吧,這是從歷史中形成的。過去,英國政治很單純,反而回歸以後才令年輕人思考長大,這都是在社會情況變化時慢慢形成的。」他又解釋電影名稱《闖入者》有很多含意:「好像中國人出去大聲喧嘩,旁若無人,都是闖入者,打擾別人。這一切都是意識薄弱,為甚麼會薄弱?因為它會慢慢流失。」那麼甚麼是他自己生活中最大的闖入者?王小帥認為很多東西都計算在內:「不容許有自己的思考,也是在闖入我。」那麼文革又是否當年的闖入者?王小帥直言:「在那時生活的人當然是被干擾的。」
在《闖》一片呂中飾演一位婦人,為了自己40年作過的事情而內疚,是否隱喻文革影響至今?他表示:「一個人在過去成長的意識一直都在,人格形成不能夠抽離開,習慣怎能改變。上一輩從他們年代走過來,對事情態度當然會有影響。我其實蠻幸運,經歷過一點點,小時候還無知,不能說完全無影響,上小學學的現在看起來是蠻荒唐。」

呂中(中)在《闖》飾演一位為了自己40年作過的事情內疚的婦人。劇照

現時香港街頭充滿內地自由行人士,引起港人負面情緒。資料圖片

中港融合借鏡東西德

現今香港街頭充滿內地自由行者,他們大多跟香港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更引起港人負面情緒,那麼自由行又是否香港的闖入者?王小帥未有否認,他謂:「的確非常複雜,東、西德的破牆,當年如何收窄差距,研究這課題或許對情況有幫助。我很擔心也很不好意思,我們出去的人不只在香港,到巴黎也集體大聲說話,他們習慣在中國生活了這麼久,沒想到打擾了別人,沒想到讓別人不悅。我拍這套電影希望說到更多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民意識、自我意識、理性等,可能需要很漫長時間,一代一代的連上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