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貪案開審第60日】
【本報訊】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從新地郭氏兄弟收受巨額賄款案,昨進入新階段,由許仕仁出庭自辯。許詳述自己過去40多年來的花費模式,是「一向有咁多,使咁多,有時使凸」,卡數只還最低還款額。熱愛音樂的他主要花錢在買影碟和黑膠碟上,試過單日花近20萬元買碟,亦會花30萬元飛往歐洲聽歌劇。大花筒生活終令他財政爆煲,負債5,200萬元,在2013年破產。
記者:黃幗慧 蔡少玲
經過三個月控方舉證後,昨進入辯方案情,首被告許仕仁昨接受其代表大律師蔡維邦提問。許在2000年離開政府後,先後出任積金局行政總監、新地顧問、重返政府任司長及行會成員。在1998年至2012年間,許從政府收取的收入逾2,700萬元,另於積金局及新地的收入,共逾千萬元。但由於許生活大花筒,當上司長後,銀行存款每年遞減,由05年的1,680萬結餘,至2010年6月負債5,200萬元。
卡數繳最低還款額
許與妻子羅美美沒持有物業及投資,有錢就花,「我冇儲蓄,一向有咁多,使咁多,有時使凸」。他在2000年已有金融機構欠債,又會問銀行借錢交稅。許解釋,早年公務員每年加薪幅度不低,尚能收支平衡,但「10個樽得7、8個蓋」,有時仍入不敷支。至於卡數,通常在截數日當天才以現金支付最低還款額,亦試過差不多碌爆卡。
過去收入以千萬元計,但許稱自己不是好賭的人,賭馬落注,最多只是輸1至2萬元,此情況也甚少出現,反而獨資或合資養馬花費不少。他除喜愛紅酒,亦愛在港或外地飲飲食食。
至於耗掉他絕大部份錢,可說是花在音樂上。他說經常購買西洋古典音樂的CD和DVD,還有黑膠碟,試過於2007年11月,在唱片舖Sam The Record Man單日花費19.5萬元。他慣常光顧灣仔一間店買DVD,一星期兩次,他當上司長後工作繁忙,店員會將DVD送上他家或辦公室,任他挑選,每月花數萬元,現金找數。根據卡數紀錄,他多年來在唱片舖「香港唱片」花費逾200萬元。
相連單位變影音閣
同一首樂曲,許會擁有不同版本的碟,許說:「每首樂曲個演繹可以好唔同,每一個錄音特性唔一樣。」他承認無可能「百分百聽晒」,但會聽個別片段的不同版本。他將禮頓山的相連單位化作影音閣,除將三間睡房變成CD、DVD圖書館外,另設黑膠碟倉,及一個設置價值逾百萬元Hi-Fi音響的視聽專廳。
許又愛好現場享受音樂,早於80年代,他已經飛往英國倫敦、奧地利薩爾茨堡及德國德累斯頓看歌劇和聽管弦樂,通常預早訂票,一年去1至2次,每次留7至10天,在當地晚晚看表演。在90年代,一次歐遊至少花費30萬元以上。但許表示,任職積金局或司長時工作忙碌,有時改去日本,每次花10多萬元。他辭任公務員後因收入增加,旅行時會入住更好的酒店及乘坐頭等機位,使費因此增多。
案件編號:HCCC98/13
許仕仁「大使」項目
•旅遊觀光、海外聽音樂會、看歌劇、購買歌劇錄音
•在香港與海外飲飲食食
•購買西洋古典音樂黑膠碟、CD和DVD
•飲紅酒
•飼養馬匹
資料來源:許仕仁自辯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