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休遊:香港史詩之役 140人野外混戰

周六休遊:香港史詩之役 140人野外混戰

作為本年暑假壓軸巨獻,新界大欖涌田夫仔上演百人大會戰,各路聯軍配上頂尖武裝,山地叢林頓成游擊隊樂園。問到「海灣戰區」負責人鞠志華,「每場war game一般圍繞10至20分鐘、20至40人對打,不過每逢8月,暑假尾聲而且稍有秋意,我們便會舉行百人大會戰,最大分別在於敵人環伺的壓迫感,令你恍如置身真實戰場!」訪問當日,早晚確實有點秋意,其餘時段依然陽光猛烈,長期維持攝氏30多度高溫,記者走訪兩小時後已經中暑被迫中途退役,難為全副武裝的百人部隊還要艱苦作戰4小時!
記者:朱崇德
攝影:伍慶泉、陳永威

周日約戰war game,老規矩,10點廣華街,逾時不候。對早已習慣夜貓生活的記者確是一大挑戰,以香港人現在12點起身是常識的國際例,軍旅生活真的殊不簡單!旅遊巴亦與一般的war game場有所不同,由大型旅遊巴變成24座小巴,開初有點難以理解,但駛過大帽山山頂的郊野公園,並取道2米闊的小路突入田夫仔,便明白這是山道崎嶇難行所致。小巴雖以龜速前行,約20至30度的下坡道、一個又一個90度直角彎位,車頭車尾長期甩出車道,加上樹木枝椏不斷拍打窗戶,首次來的隊員都話恍如置身雲霄飛車。小巴司機見我面青青,適時還補上一句:「這裏還是田夫仔越野單車徑呢!你永遠不知下個彎會否閃出一部越野單車,所以部份彎位我們會先響號!」走畢4至5公里的山道,終於抵達田夫仔海灣戰區野戰場。

室外野戰場鼻祖

抵達田夫仔,感覺有如走出香港,極目遠望一片叢林,海量的蜻蜓在身邊游弋,負責人鞠志華(小圖)道:「田夫仔野戰場在war game迷心目中另有一番份量,因為在1995年開辦時,它是香港首個室外野戰場,由這裏的蔡龍威村長及一班華籍英兵開拓。在那個年頭,愛打war game的人只可以去所謂的街場,即是在一些荒廢的村落或山林鬼鬼祟祟地開戰,安全措施欠奉之餘,更會誤傷山客途人。那些年的熱門街場有摩星嶺及大埔碗窰村等。」田夫仔曾以華籍英兵作導師式外展領袖中心而盛極一時,並為不少紀律部隊及大型公司提供訓練場所,不過地區偏遠,加上香港有不少少爺兵愛打室內冷氣war game場而被丟空一時。去年8月,輾轉由具六年辦war game經驗的海灣戰區接手。

170萬呎全港最大

田夫仔野戰場還有另一個香港第一,「開辦當年,場區已達巨人級的90萬平方呎,海灣戰區去年接手後更拓展至170萬平方呎,成為香港現存最大的室外野戰場地。部份場區富有特色,如有巷戰場景、模仿伊拉克小村落的『伊拉克村』;圍湖而戰、互相追逐戰的『水立方』;模擬越南叢林戰地的『風水林』;以及一個C形谷地,難以看清地形的『車場』。其他戰區還包括『戰壕』、『大草地』及『鐵筒場』等。」鞠志華如是說。講到每年盛事,必定是8月尾舉辦的百人大混戰,今年他們就將伊拉克村、水立方、風水林及車場四大場區、近100萬呎的地方劃為戰場,供140人同場作戰。

野外混戰實況

「百人大混戰是對野戰玩家的一項挑戰,因為真實的戰事可在任何時間及環境下發生,今次我們就是要完全呈現戰爭的真實一面。早年還在西貢作基地時,最高參戰人數可達200至300人,今年由於剛剛移師新場地,以及同日有其他公開比賽,但參戰人數仍達140人。」鞠志華道。分隊都有相當技巧,「A team有75人,大部份是新手,所以起點設在較開揚的伊拉克村,方便他們短時間內搶佔毗鄰的水立方,略佔地理上的優勢。B team的65人多是老兵,起點設在較深入的車場,由於該戰區狀似C字,無法一眼看清,能夠減慢他們推進速度,只能固守該地作陣地戰。」
比賽限時4小時,頭3小時亦正如鞠志華所料,兩team人於水立方及車場的小山坡狹路相逢,同時戰事膠着。到了最後的半小時,B team攻破右翼,一舉突入水立方,A team亦只好龜縮固守伊拉克村。「因為規定中槍15分鐘後,才能重生再入戰場,B team明顯利用了這15分鐘的重生時間,在A team人手無法接續的情況下,不計傷亡奮勇衝殺,一舉攻下水立方。」他解釋道。不過由於伊拉克村有大量遮蔽物,以及A team的傷員又相繼重生投入戰場,所以直到比賽結束,B team都無法攻下,最終和局收場!

High tech槍王在民間

電子觀景Sniper

Sniper用上高倍數瞄準器就見得多,但以手機作鏡頭,你想不到吧!A team隊員余偉成說:「這是從淘寶買來的高倍數變焦鏡頭,現時市面大部份手機均適用。只要購買專用的防彈手機套,再套上20X、40X或50X鏡頭,就可做到電子瞄準功能,好處是屏幕夠大,方便長期觀察,較為舒服。而且手機殼還有防BB彈功能,價格約為150元人民幣。」

防彈頭頂Cam

又見大陸淘寶貨,不過這部卻是防彈的小鏡頭。「GoPro不是基層玩家能夠負擔得起,防水殼中彈後更有機會留下痕迹。這部國產三防cam,機面使用橡膠物料設計,有減震緩衝作用,試過側邊機身中槍,連彈痕都冇留下,其他功能還包括120度廣角拍攝及高清短片拍攝,而且防水、防震、防塵,都只需325元人民幣。」梁燿基如是說。

射穿汽水罐即鎖槍

War game只是一種競技運動,所以這裏所使用的氣槍,一般限定在1.2焦耳或以下,鞠志華說:「我們會零距離對着汽水罐底部試開一槍,如果打不穿,那表示不會超過1.2焦耳。若然再有疑問,我們現場還有專業測速器作精確量度。過了1.3焦耳,便會馬上『鎖槍』,直至遊戲完結為止。」現時香港市面販賣的氣槍都不會超過2焦耳,就連以射速聞名的國產槍(國狗),都只有1.5至1.6焦耳。根據現時法例,持有「改裝」至2焦耳或以上的氣槍等同非法藏械,最高刑罰是監禁14年,「遇到這類槍械,我們會馬上報警求助。」

海灣戰區

新界屯門大欖涌田夫仔村DD395
網址: http://gulfwargame.com/index_chi.html
年度會戰費用:$170(包一杯飲品)

戰場是400年古村

田夫仔是一條具400多年歷史的古村,蔡龍威村長說:「田夫仔是元朗通往荃灣的古道,以前未有行車道時,元朗的農作物及糧油雜貨,就是用騾仔搬上田夫仔作集散地,荃灣那邊的人就攀過大帽山,來到這裏購物。在全盛時期,田夫仔曾有四、五間大型雜貨店,直至七、八十年代,田夫仔的地位仍然無可替代。」八十年代,仍常在報章上讀到田夫仔的蛇吞羊、蛇吞牛新聞,那時村裏還有畜牧,易招蛇蟲,還有那些年捉到的大蟒蛇。
村內建築最能體現民間智慧,蔡村長續說:「百多年歷史的蔡氏宗祠,牆身是以兩塊木板劃定厚度,再倒入石仔及泥漿造成,至今依然穩固。」此外,當年的製磚方式亦十分特別,是以魚塘邊的爛泥混和稻草碎,然後放在平台上面讓牛踏實,再移入木箱待其乾固,建好房屋後會在表面髹上蠔殼灰及石灰防水層。現在人們都以為田夫仔是條廢村,連蛇蹤也不再,其實好多村民還會經常回家觀望舊居,以蔡村長為例,每天早上均會駕車到宗祠上香奉茶。對於習慣城市生活的村民來說,回村已變成一種悼念祖先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