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的都市傳說便是「袋住先」,有「先」便會有「後」,先袋住,是否之後還有得傾?
羅范椒芬告訴你,NO。
她接受「香港電台」訪問,講政改問題,被問及今次袋住先,是否2022年還可以再提一次修改?她的回答是:「2017年若能落實特首普選,能選出一名社會大多數人接受的特首,便應讓此特首普選制度運行一段時間,因為下一階段的政制改革應聚焦在立法會,不能每5年又翻炒一次行政長官的普選辦法。若2017年落實普選後、2022年再討論怎樣調校特首選舉,可能太側重政制,社會屆時應齊心協力處理好民生及經濟發展。」
各位香港人,看明白了嗎?羅太已經說得非常直白,連馬賽克都唔打,如果今次政改落袋,就要袋穩,不能「每5年又翻炒一次行政長官普選辦法」。
那些袋住先的朋友,無之後啦,袋住便是袋住,沒有「先」,所以也沒有「後」。
其實不難想像,共產黨千辛萬苦又抹黑又唱衰才拿下政改戰役,當然不會希望5年後又要再和叛軍再開一次火再打一次仗,所以根本不會預留5年後再修改的空間。
還有,如果預設5年後可以再修改再傾過,豈不是承認今次的政改方案並不完美有瑕疵?要知道,李飛是非常不同意「袋住先」的講法,因為這是妥協、承認方案不完美的意思,而共產黨是要人民受了苦上了當都不許叫救命只准嗌「好正」。一個「完美」的方案,又豈會在短短5年後又要討論修改?
香港每次提出「修改基本法」,保皇黨都反駁「根本大法不能隨便修改」。日後保皇黨便會說「普選辦法豈是兒戲隨便修改」。
袋住先等於上床先,上床後當然拍屁股便走,那裏還有「以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