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無工廠可製食用豬油食安中心聯同警方查金寶運

全港無工廠可製食用豬油
食安中心聯同警方查金寶運

【地溝油風波】
【本報訊】台灣地溝油風暴揭示本港製豬油不能吃下肚。本港現有九間製造食用油處所,全部不能製造食用豬油,即本港生產內銷或外銷豬油,只能作工業或飼料等用途。因應香港金寶運公司將飼料用豬油當食用油輸台,台灣昨日起禁止進口香港豬油。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與海關研究,擴大對金寶運其他批次豬油的調查。
記者:陳沛冰 梁御和 袁柏恩

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劉利群在發生台灣地溝油風暴一周後,昨晚首次見記者。她指現時本港有九間獲食物製造廠牌照的油廠,可製造食油或進口食油入樽,但並非同時持有厭惡性行業牌照,故不能製造食用豬油。
另有三間只持有厭惡性行業牌照的處所,製造的豬油不能供人食用,寶源油脂是其中一間。劉指若油廠有違規情況會依法取締。
統計處資料顯示,今年1至7月本港向台灣輸出約43公噸豬油、經煎熬的豬脂肪及家禽脂肪,也向內地及澳門輸出約900公噸有關產品。但暫未知有關豬油從外地進口本港入樽再外銷,抑或是有不法商人將問題油當成食用豬油外銷。金寶運今年將約87公噸飼料用豬油當食用豬油供應強冠,有關數字未反映在統計處資料,顯示香港出口油品情況混亂。

食環署署長劉利群

台禁止進口香港豬油

劉利群又指,昨日與相關政府部門商討金寶運的刑事調查方向,會擴大對金寶運其他豬油批次的調查,詳情不能透露,形容調查「幾複雜」。署方已接觸金寶運負責人,及到辦公室索取文件影印本。
據了解,因今次事件涉及出口問題,昨日食環署與海關開會,研究金寶運有否違反海關轄下法例;若認為事件涉及欺詐成份,不排除邀請警方協助。不少傳媒根據金寶運公司註冊處地址,到該公司查詢,但保安員指金寶運已搬走。據了解,食環署到大角嘴金寶運的臨時辦公室調查。為防止香港問題油再流入,台灣昨日起禁止香港豬油進口;所有來自香港、澳門及內地的油品,會由以往抽檢改為百分百查驗,來自香港的油品須官方證明。

食品出口外銷冇王管

劉利群表示,現時法例針對進口及在港銷售的食物安全,對加強監管出口食品持開放態度,會研究完善食物追蹤系統及數據。去年本港抽查450個油品樣本,全部合格,未來一年抽查樣本最少增加兩成。
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若業界想出口油品到台灣,可向食安中心申請官方證明,中心會與台灣聯繫,視乎對方的要求來檢查油品及簽發證明,簽證須收費。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表示,會跨部門處理食油問題。據悉,因廢油處理由環保署管理,食用油則屬食物及衞生局負責,故雙方須商討如何分工加強規管。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郭家麒表示,事件顯示食安中心對出口食品欠缺監管,有問題油外銷也不知,黑心食品出口轉內銷。部門之間如海關及食安中心,在食物出入口監管之間沒有合作,令食物出口冇王管,出事後不知問題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