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全世界的大人小孩也大行善舉,以冰水淋身,藉此表達對有關病患者的關愛。雖然部份極端的情況引起社會的爭議和反感,但精神原意仍是值得讚揚。
淋冰水的做法引起筆者分享運動後的冷水浸浴(Cold Water Immersion)與運動後體力恢復論的念頭。一般來說,我們教練會主張運動後應以暖水沐浴,幫助舒緩繃緊的肌肉和血液循環。因太冷或太熱的水溫也會令血壓不穩,對身體無益;但西澳大學的研究人員於多年前曾指出,利用10℃的冷水浸浴可以加快身體消除肌肉痠痛和疲累的感覺,並能令下肢的力量得到更快的恢復,維持穩定的表現。不過,當中也有不少文獻指出,運動後以冷水浸浴有可能引致血液流動受阻壓,使運動後產生的乳酸未能有效地被帶走,亦同時影響身體的代謝過程和減慢身體組織的分解速度等。而且,大多研究未能提出確實浸浴的有效時長或溫度等的考慮,效果實在成疑。
冷卻雙手提升運動力量
若然大家對冰水仍感興趣,在此我給大家送上一個有趣的文獻訊息︰在健身室,我們可以怎樣的冷凍法去幫助自己提升表現呢?在2010年8月的MSSE運動期刊曾刊登一份研究,顯示在胸推舉負重訓練時,如在組與組的休息時間中,利用10℃的冷水去冷卻雙手(Palm cooling)2.5分鐘,可以令隨後每組的運動力量有所提升。
資訊發達,真真假假的訊息充斥市場,坊間實在有太多奇能異法聲稱能幫助體力恢復,但筆者則寧可趨向保守,選擇以傳統的主動恢復法──就是運動後作出適量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及伸展、補充足夠的水份及營養和足夠的休息。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