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韋小寶學習(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向韋小寶學習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自從人大「落閘」後,香港社會的一股「玩完」風吹得很強。擁護「落閘」的人就不斷勸喻港人要接受現實。反對「落閘」的就有些義士啟動公民抗命,但是不少就算支持這運動的人都視這為香港淪陷前最後的吼聲。我兩星期前已寫過這運動在道德上的可取之處,我不在這裏再重複。
但如果今次抗命運動不能令中央改變主意,香港是否從此淪陷?對真民主仍有訴求的香港人又如何走下去?我沒有高見;以下只是一些圍繞着《鹿鼎記》韋小寶的狂想。我才疏學淺,所以我認識的韋小寶並不是金庸先生的原著,而是周星馳演繹的電影版本。
這個版本的韋小寶,是一個沒有被閹的太監。在複雜的形勢下,他一隻腳板刻了「清明」來寓意「反清復明」,但另一隻腳板卻抵死地刻了一份對建制有孝意的「重陽」,使懷疑他的當權者無法把他入罪。在關鍵時刻,當韋小寶要在功利與良心之間作抉擇時,他還是會有情義地選擇良心,否則他最終不會把陳近南救出來。
對真民主還有堅持的香港人又可以怎樣向韋小寶學習?首先,我們不能每次推動改革失敗就說「玩完」、要「認命」。世事難料,真民主可能一百年都不能有,但亦可能很快就可以有。歷史上很多強勢政權都以為自己會千秋萬世或永遠不需改革,但事實並不如此!如果我們現在就放棄,就是自閹。試問,一個閹了的韋小寶又怎能有七個老婆?
不自閹,就要有行動。韋小寶一方面對康熙說「我對皇上景仰之心,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一方面又低調地做天地會香主。我們都不需事事與當權者「硬碰」。但若我們只有「忍」及「正面溝通」,就會變成另類的自閹。所以,我們同時亦需要低調地在親友、行業、社區層面上以言行散播民主、公義、自由的種子。只要我們能保存及擴張公民社會的力量,我們就能在時勢變時把握機會,繼續推動我們的真民主訴求。請不要低估這力量:近年與貧窮兄弟姊妹並肩而又沒有政治背景的平等分享活動,以行動在社區傳播的公義、真民主價值觀,可能比任何政治團體或活動更有用。
最後,就算韋小寶亦有他的底線,我們都要一樣。當我們的核心價值面臨被摧毀的嚴重威脅時,我們仍有責任不計成效地去發聲,甚至反抗。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像韋小寶一樣身懷絕世武功,但每個人在這些情況下都有自己的崗位。有人負責在背後支持、有人負責發聲、有人負責在議會內投票、有人負責在前線抗爭、亦有人負責做倘若行動失敗仍要留下來的「青山」。韋小寶營救陳近南及與馮錫範決鬥時都把他的七個老婆放在不同崗位。
韋小寶一向被視為永不言敗的「世界仔」,香港人亦是一樣。就讓我們把這精神在逆境中延續,保存公民社會實力,把握時機繼續全力爭取及實踐真民主!
*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