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的香港2017特首普選方案宣佈之後,中方展開凌厲宣傳攻勢,連長老級人物,前特首董伯伯都出嚟開記招,力挺方案,跟住又立即傳召各路人馬上京面聖,如中華廠商會、工聯會等等上京聽訓話,以統戰方法講就係先要統一自己人口徑,然後回港向不同團體群眾宣傳。遲啲仲會有超級富豪團上京,報紙話係由董建華率領,但左丁山聽到一位高級賓架話,實則呢次超級富豪面聖,並非梁振英、中聯辦可以搞得成嘅,而係由最高層牽(台灣政治用語)出主意,董伯伯因有長老地位,且屬國家領導人級數(政協副主席),故此出面領隊而已,現在詳情細節仲未係好清楚㗎。
政改方案有佔中反佔中之爭,末代總督與第一任特首之爭(彭定康在九月三日發稿,董建華同日舉行記招),香港前途自然受外人疑慮。1997回歸之時,「財富」雜誌(Fortune)有封面文章講「香港之死」,轟動一時,點知17年後,「財富」作為一本雜誌,已近淘汰邊緣,影響力遠遠不如前,香港還是與倫敦紐約並稱三大金融中心。現在又點呢?FT在九月二日嘅LEX專欄講香港,又有睇衰之意,指香港重要性日益下降,原因係中國崛起,中國經濟實力龐大,上海深圳已長大成人,外國跨國大企業要睇北京指揮棒行事,北京話去邊就邊,不必倚靠香港嚟認識大陸,香港已不再是外資進入中國大陸之閘門(gateway)。
外國人對香港分析比較表面,可能係紙上談兵。肥仔K在大學第一篇經濟功課係寫「威尼斯黃金時代的衰亡」,當時佢曾問過左丁山,香港會否變成威尼斯第二?左丁山話唔會。最近港大名教授王于漸又有長文講威尼斯的沉淪,自然係意有所指,林奮強嘅「黃金五十」亦研究過威尼斯之興衰,大聲疾呼香港應在未來投資一千億振興教育、醫療、機場、服務業推動香港前進。左丁山係樂觀派(如果悲觀,老早搞移民啦!),認為外國觀察家往往忽略咗中國內地法制、稅制、官僚作風、貪腐,對服務型經濟嘅壓制,令香港有發展空間,舉一個例子,自2006年起,香港爆發性成為亞洲藝術商業(art business)之都,恨到新加坡牙癢癢,香港今日之每年藝術展銷會、博覽會、拍賣會帶來生意之大與創造之藝術行政、製作職位,係十年前無法想像嘅,而且發展過程全無政府津貼或扶助!最緊要嘅政府支持其實就係司法獨立與簡單低稅制而已。香港單憑此兩點,已足以擊敗上海、深圳、新加坡,起碼在2047年之前唔會變成威尼斯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