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漫畫,一樣可以畫出名堂。剛辦完個人畫展的漫畫家李志清, 近日由中國郵政出版了一套《天龍八部》郵冊,頭炮是水墨畫風的喬峰、段譽及虛竹等英雄豪傑,加個「神仙姐姐」王語嫣,俠骨柔情,好不熱鬧。香港漫畫都可以變成郵票珍藏,走入平民百姓家。
記者:童傑
攝影:林栢鈞
李志清的工作室,門外掛有兩幅用混合素材繪畫的中環舊景,推門入內,墨香滿室,旁邊一堆水墨山水畫,隨手翻開,便欣賞到早前其個人畫展中大力着墨的新派水墨山水畫。這種畫作的特點是以逆鋒落筆,水墨山勢之間,卻有寫實景物,疑假疑真。
書櫃最多的書,當然是金庸小說,因為他自九十年代初繪畫《三國志》漫畫,因線條筆功之美,奠定了於港漫界的地位後,遂獲金庸授權繪畫小說插畫及漫畫。他與金庸合組的明河(創文)出版社,於九十年代尾出版了《射鵰英雄傳》等漫畫。
首套港漫郵冊
李志清近日獲中國郵政替他出版一套《天龍八部》郵冊,成為首位有「郵票作品」的香港漫畫家。他說,該郵冊是為配合內地首部線裝《天龍八部》珍藏本出版而推出,一共發行五百套,連書購買約三千元,並附有收藏證書。郵冊全版共有十枚郵票,畫有段譽、虛竹、王語嫣及慕容復等人物,其中一幅「喬峰與阿朱」,定格了二人前往聚賢莊求醫的一幕,從一幅長八、九呎的原畫,縮小變成一枚郵票的大小,極見心思。
據了解,部份郵票作品乃是重新繪畫,其餘則來自小說插圖或封面。至於《笑傲江湖》等小說的郵冊,內地也正在籌備。
李志清的工作室,甚少漫畫書,早前有傳媒訪問他時,他更索性說:「我不畫漫畫。」我以同一條問題問他,他說其實是大家對漫畫家理解不同而已。他認為漫畫家要追上時代,人的心態,往往比土壤重要,「如果漫畫家的心態只放眼於Figure與漫畫,而不看看其他畫作,創作便會停滯。」他不想做這一類漫畫家,而是要做個懂得林布蘭、齊白石,也懂梵高的漫畫家,他認為所有畫的理念可以互通,漫畫即是畫。
港漫不會死
此番創作態度與執着,其實是國際漫畫界的潮流。李志清談到日本的漫畫家井上雄彥,「他近年到西班牙走了一轉,研究建築大師高弟的建築物,然後再用漫畫去表達建築展覽。」事實上不少日本漫畫家同時也是畫家,先辦畫展,再畫漫畫出版。似乎漫畫家的定義,有必要重新了解。「我覺得港漫不會死,只是載體轉變了,大家都要面對。漫畫家更要先擴闊眼光,改善自己,因為在這時代,漫畫家唔變通,會死。」
李志清近年畫過深水埗關帝廟、屋邨景物及舞台劇《杜老誌》用的老灣仔劇照等。未來他還想畫純文學類的連環圖,或者嘗試在下一批郵冊中,揮灑出意境更高遠的「劍招」。「武俠水墨畫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未來我會嘗試再抽象一點,表現小說裏的劍意,可說是無刀勝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