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工業用豬油 供強冠13年 本地無法例阻變食用油出售

港工業用豬油 供強冠13年 
本地無法例阻變食用油出售

【地溝油風波】
【本報訊】台灣地溝油風波越揭越臭,源頭之一竟然是香港生產的工業用豬油。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昨確認,金寶運有限公司曾出口豬油予台灣強冠企業,而金寶運則向元朗寶源油脂公司購入豬油。寶源負責人接受《蘋果》查詢時,承認只有生產工業用豬油的牌照及有將豬油出口到台灣。而台灣昨有傳媒引述強冠企業前員工指,強冠13年前開始已由香港進口劣質油。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本港法例無法阻止廢棄油會被變作食用油出售,由地溝油生產的食品兜一圈流入香港市場,害人害己。
記者:陳凱迎 林偉聰 林社炳 朱雋穎

元朗逢吉鄉的豬油廠昨早接獲台灣客戶通知,暫停兩個貨櫃的豬油出口台灣。朱永倫攝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查出,強冠企業今年自香港進口兩批、共87噸原料油。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昨確認,相關出口商是香港金寶運有限公司(GLOBALWAY),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指,金寶運是向元朗寶源油脂公司購入豬油,但進一步資料,包括向金寶運供應的豬油量,何只以「仍在調查中」回應,甚至連寶源的地址都拒絕公開。
不過,根據貿發局網頁的介紹,寶源油脂公司位於元朗祟正新村196號,專門生產「動物油脂」,包括豬油、豬油渣、飼料油及已使用食油(回鍋油),產品主要出口台灣及內地。
2005年《壹週刊》曾報道指,寶源油脂生產的工業用豬油被多家麵包店用作製造麵包。報道形容工場環境惡劣,當時又引述老闆郭偉光稱,產品是工業用,否認故意售予麵包店。

寶源油脂疑經營無牌廠房

《蘋果》記者昨在食安中心見傳媒前,到元朗一帶豬油廠追查事件,在元朗逢吉鄉一家豬油廠發現郭偉光,他承認該廠有向金寶運供應豬油,再付運到台灣。
該廠內大批桶裝豬油堆積如山,有貨車運來鮮肉檔棄置的「下欄」,工人隨即將之高溫加工炸成豬油。郭強調,該廠加工豬油主要作工業用途,豬油渣作飼料出售。所有入櫃付運台灣的豬油產品,付運前會貼上封條,寫上註明是「非食用的工業用豬油」。
郭偉光表示,不知道付貨後台灣客戶的用途。郭偉光晚上接受有線新聞查詢時亦指,不清楚金寶運購入豬油後如何處理,又稱其公司的豬油全部由本地製作。
本報翻查紀錄,逢吉鄉油廠所在的地皮由一家名為「中佳(香港)」的公司持有,中佳的主要股東是「寶源置業」,該公司的大股東是郭偉光。
另外,根據屋宇署紀錄,逢吉鄉油廠由公司「傑偉香港」申請興建,傑偉的主要股東亦是郭偉光;而中佳、寶源置業及傑偉的登記地址均是祟正新村196號,即是寶源油脂的地址,顯示逢吉鄉油廠與寶源屬於同一個集團。
根據食環處資料,逢吉鄉油廠持有的是厭惡性行業牌照,並不可生產任何食用產品;至於位於祟正新村的廠房,更未見任何牌照紀錄,疑為無牌廠房。記者昨晚到祟正新村現場,只見廠房重門深鎖。

議員:問題食物兜個圈返嚟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黃碧雲批評,本港法例只規管食物業界要將廢棄油交予回收商,但是廢油之後的去向或用途則難以確定,難保有不法之徒將工業用豬油變成食用油出售,事件反映本港的監管不足,「結果咪累人終累己,啲問題食物兜個圈返嚟」。
台灣昨日有傳媒引述強冠企業前員工指,強冠13年前開始已由香港進口劣質油,形容香港進口的劣質油油槽打開後臭氣沖天,製成地溝油後再經強冠任股東的運輸公司,以散裝油罐車出貨賣給下游廠商。
該員工指出,強冠最初是向美國購買豬油,後因成本過高,改從香港等地進口。根據台灣食藥署資料,除香港外,強冠今年亦有由日本進口23批、共672噸原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