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解密:糾正睡眠壞習慣

睡眠解密:糾正睡眠壞習慣

「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協助原發性失眠患者改善失眠問題,這個治療主要是透過「認知」及「行為」改善失眠,並從教育指導、改變行為及糾正認知作針對性改善失眠。
原發性失眠患者常會有很多不良的睡眠壞習慣,最常見是不定時睡眠、喜歡賴床,在床上會做一些睡眠以外的事情,如閱讀報紙、看電視、玩手機、傾電話等,甚至開燈或開收音機睡覺,有部份患者更習慣在床上思考、回顧往事或擔心家中的瑣碎事,這些問題都是引起睡眠障礙的主因,所以首要讓患者重新學習正確的睡眠衞生,並在治療期間逐一戒掉這些壞習慣。
為了更清楚自己的睡眠問題,患者需養成記錄每晚睡眠狀況,透過這個「睡眠日誌」了解睡眠效率、整體的睡眠狀況,從中會發現入睡困難或早醒問題,除了與不定時睡眠等壞習慣有關外,還有是因他們與「床」缺乏聯繫,導致晚上在床上時未能產生睡意。

睡不着需離床

為能重新建立「晚上」、「床」與「睡眠」的聯繫,可減少賴床的習慣,若睡不着便需離床,切勿在床上做睡眠以外事情。當然有部份患者睡不着或中途醒的次數頻密是與情緒及壓力有關,在睡覺前更需懂得放低憂慮及拋開煩惱,同時學習放鬆練習以協助舒緩情緒。
另一方面,很多時患者因長期失眠,會對失眠產生一些誤解,並出現不少負面情緒,使他們對睡眠添加了無形的壓力,因而直接影響了行為問題。所以糾正「認知」方面是非常重要,在治療期間他們需要認清自己的思想陷阱,學習正確思想模式,鼓勵多用正面角度去面對失眠。
撰文: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護士何慧嫦
網頁: http://www.hkwellness.org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