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強冠「地溝油」問題發生五日,當地政府採取嚴厲措施阻截問題蔓延,本港食安中心卻往往在下游商戶將產品下架和停售後,才交代事件;被本報發現有使用強冠豬油的大家樂也稱,昨午已向食安中心滙報事件,但中心昨晚會面傳媒時也未有公佈。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中心是無牙老虎,處理手法畏手畏尾,保障業界多於市民。
台一旦查獲即罰款
台灣強冠被揭發出售地溝油後,台灣當局採取較強硬手段追查事件,連日來發現逾1,200間廠商及食店使用地溝油,並要求問題產品限期下架,由昨日凌晨零時開始一旦查獲會被罰款。當局昨更向隱瞞使用地溝油的台中太陽堂,重罰200萬新台幣(約51.8萬港元)。
但本港的追查速度緩慢,至今食安中心未能公佈多少間廠商或食店使用地溝油;根據本港法例,未能向食安中心提供進口及銷售紀錄的商戶,最高罰款1萬港元及入獄3個月。不過,法例未有規定商戶將於單據的時限。中心號稱「從餐桌到源頭」的管理模式,明顯失敗。中心抽查的46個食物及豬油樣本,昨日雖已有大部份化驗結果證實合乎指標,但中心亦不願交代有關產品名稱及結果。而地溝油沒有明確定義,國際間會以苯並[a]芘的檢測反映食油質素。但香港和台灣對苯並[a]芘的標準不同,本港是每公斤食油不可含超過10微克苯並[a]芘,台灣的上限則是2微克,遠較香港嚴格。
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於記者會上主動提及連日有傳媒質疑中心在調查今次事件的權力,他指根據《食物安全條例》612章,任何食物進口或分銷商均需登記,食物商需儲存交易紀錄,否則違法,但他承認法例無列明提供單據的期限,只要求於合理時間內提交所需資料。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黃碧雲批評現時的法例寬鬆,食安中心變無牙老虎,她會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地溝油事件,最快本月25或26日舉行。
食品方面,香港八方雲集昨決定全線停售咖喱類產品,因前日收到其使用的咖喱醬廠商誠芳通知,有向曾向台灣強冠購買問題豬油的美廚食品買紅蔥油作調味料。惠康超級市場昨晚亦宣佈停售台灣「百福海鮮風味麵線糊」,顧客可攜同貨品及收據到分店換貨或退款。
台灣宜家家居(IKEA)的豬肉餡餅需下架及預防性送檢。香港宜家家居則稱,今年1月及6月曾推出台灣進口的豬肉餡餅,現時無出售有關產品,強調涉及地溝油的強冠公司,並非香港宜家家居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