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資本率不低的東亞銀行(023),仍向股東配股增資,市場關注其他港銀,包括恒生(011)及創銀(1111)掀下一輪增資行動。兩行管理層均對本報表示,現階段無集資壓力,但面對各新增監管要求,要不時檢討資本規劃;創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梁高美懿說,「每間銀行睇價睇時機,有機會(增資)又有用途梗唔會放過」。
記者:劉美儀
分析指,巴三規定下,經濟逆轉時進行的違約率壓力測試,對大行資本影響尤為顯著,而估計年底前金管局就《本地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指引,提出額外資本要求時,絕大部份港銀會列入名單內,故即使目前同業的普通股一級資本率充裕,未來變數仍大,銀行要吸資或調整風險權益資產策略,要早着先鞭。
越秀入主後創銀內地業務進入建設期,該行主席張招興2月底曾承諾,一年內創銀不會供股集資。
梁太回應本報對集資查詢時表示,創銀目前資本狀況合適,對先後有港銀供股或配股增資,她坦言所有地方的監管要求,對資本及流動性比率等只會「更緊不會更鬆」,銀行有機會鞏固資本,資金亦有業務用途,「價啱時機啱,永遠有多啲(資本)唔會唔要」。
對於金管局稍後會向本地銀行引入DSIB指引,她同意這是業界資本規劃考慮之一,但除此以外,其他因應風險變化的新增要求及合規申報,本港亦要跟隨國際步伐而相應配合。
恒生:不時留意最新發展
恒生銀行財務總監梁永樂亦對本報重申,該行目前資本狀況充裕,部署適當,但會不時留意市場最新發展。
他同意巴三後,「每間銀行要不時檢討資本管理」,現時港銀普遍核心資本水平均很足夠,但由現在至2019年全面落實規定,期間包括DSIB、逆周期、緩衝資本要求等逐步到位,故銀行要因應不同政策變化考慮資本規劃。恒生6月底備考預測的普通股核心一級資本率降至9.4%。
大新:早前集資已夠用
大新銀行(2356)3月底盈利創新高時率先供股集資,集團旗下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王伯凌向本報表示,該行之前集資已足夠,可應付未來數年資本需要。
他表示,未來確實仍有很多監管要求變化,影響業界資本規劃,包括各行本身的中長期業務增速對資本耗損評估、「中(列入)DSIB名單」的銀行額外資本要求,以及經濟逆轉時因應監管要求進行的違約機會及損失率壓力測試等,銀行因而要加高多少資本緩衝,均是關鍵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