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女士說泛民之中也不乏愛國愛港人士。這樣的論調最近常現於權貴之口,比如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前些日子也說過類似的話,這種口吻,被視為一種安撫,顯示不會「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其實,「泛民中也不乏愛國愛港人士」這句話一點都沒說錯。「愛國愛港」一點問題都沒有,即使在港英時代,香港人也愛國愛港的。但是,如果「愛國愛港」被賦予了多餘的政治意義,比如將「愛國」跟「愛黨」劃上等號,問題就來了。這就像有一天,你叫我愛港同時要愛梁振英,那這個「愛港」我就吃不消了。
這就是在一九九七年之前說「愛國愛港」很自然,到了今天,一說「愛國愛港」就有強人所難的感覺。因為,所謂「愛」,本來就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感覺,沒有人可以去教育「應該愛」,更沒有「必須愛」,你怎麼可以要求一個人去愛什麼或不愛什麼呢?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你看,毛主席他老人家就明事理了,他的意思就是說,你想要被人愛,就得具備人家愛你的條件,如果你根本不具備被愛的條件,人家怎麼愛你呢?反之,恨也一樣,好事做盡,人家想恨也恨不起來。
愛國愛港甚至愛黨都沒有問題,只要看有沒有具備了被愛的條件,令人真正覺得值得愛了,那就自然愛得起來,不用強調,不用強求,甚至你不讓他愛,他還偏偏熱愛。這大概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多香港人在「回到祖國懷抱」十七年了,至今還留戀港英前朝,你真以為世界上有那麼多漢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