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 歐美難倖免

富不過三代 歐美難倖免

【本報訊】中國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家族爭產更常演變城中熱話,原來這不僅是華人憂慮,全球「有錢佬」都怕此宿命。為歐美悠久望族,提供私人銀行及家族信託服務的瑞士私銀百達財富管理(Pictet),亞太區行政總裁華伯樂笑說,「意大利、葡萄牙……歐洲、美國,到到都係咁講」。

百達倡注重財富承傳

內地民企富豪及新中產階級冒起,「現在正是時候(針對內地客戶群的私銀業務)進入高速增長」,他認為這些新興巨富,不應只埋首繼續致富,更要認真思考管理承傳,他估計,內地市場要臻至全面成熟期,或需時20年。
「第一代富、第二代平庸,第三代莫財(gone)」,擁有中國語言及文化碩士學位的華伯樂,以流利國語說出「富不過三代」,但他指百達服務的歐美望族巨賈,透過專業家族私銀及委託管理,「財富盛世可承傳五代、八代、十代」,延續百載傳奇。
在私銀界排名指標的「Scorpio Partnership」內,百達是全球15間頂級私銀之一,去年排第十,日內瓦控股公司Pictet由家族合夥人形式持有,目前該行最年輕的高管,已傳至家族第九代。
私銀界近年不斷併購整固,但他指百達不會刻意追求併購,亦從不是一站式金融服務的「粉絲」,不希望私銀與投行整合後,前者被邊緣化,令私銀成為向客戶催谷投行包銷新股的機器。
訪問中不願意就指標及回報量化置評的華伯樂表示,「我們絕對是強推產品的敵人」,這樣才能保證專貴客戶獲頂級優質私銀服務。滬港通即將通車,他相信將更促進中港兩地資金流通及財富增長,新政策帶來突破,但兩地市場全方位打通尚待發展。
百達亞太區現有員工大約200人,包括私人銀行家約40位,全球員工流失率每年僅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