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8.31的晚會上,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等學者上台宣讀《致全港市民書》,控訴北京背棄了自80年代以來一直強調的「民主治港」的承諾,象徵那一代人的夢醒、夢碎。學生時代的戴耀廷和陳健民,一個抱持「民主回歸」的信念,一個抗拒回歸。30年後謊言揭破,兩人都認為,本土派勢必抬頭,只願港人抵抗大陸化時,不要傷害到自己核心價值。
30年前大專界支持回歸
那是人心動盪的時代,兩大學生會都在討論前途問題。當年的中大學生,像羅永生、吳志森、黃洪,都支持民主回歸。代表會的陳健民同學,可算是個「異見人士」。他憶述,自己當時是個強烈民族主義者,但討論回歸,他倒認為,若一個社會要交給共產主義國家,人民會受苦,「我唔覺得應該要回歸喎,即使殖民地底下,如果人嘅生命反而得到保障,更加有尊嚴,點解要為咗一個民族主義立場而支持呢樣嘢呢?」
他當時提了一個議案,認為學生會就回歸問題,應交付全民表決。「我記得當時說法係,如果你話呢個地方曾經屬於中國咁就屬於中國,咁韓國係咪要屬於中國呢?Benedict嘅《Imagined Communities》一書立場我好接受,所有國家版圖都是暴力結果」。通宵辯論,結果他的議案被否決。
「回歸觀點,陳健民或更加前進」,時為港大學生會成員的戴耀廷,可能更貼近當時學界的「主流民意」。87年曾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大專界代表的他憶述,當年對許多香港人來說,不單純香港的主權回歸,最後還期待會出現一個民主中國。
2014年「民主回歸」的底牌揭盅,事後回想,戴耀廷說,過往草擬《基本法》、談一國兩制時,可能已被「落藥」,「佢畀你一種好虛幻嘅希望,佢用嘅字眼叫做普選,畀乜嘢民主程序你,一日吊住你。你一路都唔知嗰個係咪靚女,咁𠵱家揭出嚟,嘩咁樣呀!娶咗佢,就一世喎,冇理由要得落」。談及「美女」,陳健民不禁插嘴說:「喂,大佬,佢整咗容都唔靚,又冇內涵,仲後續會有好惡毒嘅嘢跟住嚟。嘩!點娶呀!」
溫和民主派過往主宰着香港的政局發展。隨着「民主回歸」諾言的幻滅,兩人都預測,往後的政局,城邦派、本土派勢力會抬頭。陳健民只希望本土勢力不要損害我們本來價值而不自知。他舉例說,當大陸人來港蹲下小解,那是大陸化的行為,港人需要抵抗,「但唔好話係大陸人都係咁衰」。「我唔希望嗰種本土化走到一個地步,你同個敵人鬥得太耐,你都變咗敵人。守衞我城,守到一個地步,傷害咗我哋最靚、最好嘅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