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色店估值低過同業

千色店估值低過同業

【規模較細】
在系內遭「投閒置散」多年的恒發(097),突然變身做零售股,收購在本港經營6間中檔百貨的「千色店」,收購價相當於去年市盈率7倍,略低於現時本港百貨股約10倍的平均估值。有零售分析員認為,以千色店的檔次、地點及規模而言,估值較其他同行有折讓屬合理。

恒地撐腰為最大優勢

千色店經營的地點,主要是位於荃灣、屯門、元朗等新界住宅區,以售賣日常家居用品為主,做區內生意,自有一班長期「師奶客」捧場。公司過去兩年收入算穩定,按年增7.7%及5.6%。有分析員表示,千色店最大的優勢,是有恒地支援,可在系內旗下商場取得較大面積,亦不會被狂加租或逼遷,故過去即使主打本地客生意,仍可維持穩定盈利。他表示,如未來千色店有心「大搞」,除了開新店外,亦可透過更改商戶組合或檔次,尤其近年越來越多自由行即日來回旅客,已轉去西北區購物,故千色店有潛力去吸納有關客源。
恒發在公告中表明,如收購獲通過,未來會透過上市平台融資,以開設新店,並繼續增加商品種類,以擴大消費群。
千色店於89年成立,至今已25年,惟向來沒有大力拓展,只是用來配合恒地系內的租務策略。恒地90年代曾購得美國快餐哈迪斯的特許經營權,同樣在恒地商場內開店,但2006年卻因經營困難而要結業收場。
本港百貨業市場過去20、30年來不斷縮減,早已難見往日的輝煌。其中仍保持不俗表現的為「龍頭」銅鑼灣崇光,其母公司利福(1212)每年賺逾20億元。另一主要的經營者為日資永旺(984),仍經營9間百貨店,但因沒有地產商「撐腰」,近年不斷被逼遷,業務年年倒退。而新地(016)旗下的一田則算逆市奇葩,近年不斷開店,至現時總數6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