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地溝油風波越鬧越大,澳門當局昨迅速找到使用問題食油的商戶及查清數量,惟本地調查工作緩慢。消息指,已公佈的問題食油進口商,雖交出「下游」分銷商及食肆的名單,惟部份人不合作,否認曾入貨,令食物安全中心調查遇阻滯。消息透露,雖然部份分銷商、食肆拒絕承認曾向本港進口商購入強冠豬油,但食安中心已要求對方交出證據,包括食用油的入貨單據。
檀島咖啡餐廳的負責人楊劭業指出,食肆處理入貨的單據十分清楚,至少保存數年,作核數之用。一般情況下,罐裝油的表面包裝都會列明其牌子及來源地,食肆要了解存貨是否屬問題食油並不困難,從單據及罐面資料已可知道。其餐廳的豬油來自荷蘭,主要用於製作酥皮蛋撻,煮食用的油則來自東南亞。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委員會委員郭家麒表示,本港現無強制的回收令,一旦食材有問題,只能靠自願申報及回收。他認為若有關商戶、食肆拒認曾購入問題食油,當局基於公眾利益,即使存疑也應公佈,以保障市民健康,另可靠化驗分辨問題食油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