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秋節前夕,停售逾半年的內地活雞,昨日應市(圖)。有雞販指,生意上升一至兩成。內地雞不乏捧場客,有雞販指約四成內地雞一早被預訂,雞價未見因應新增6,800隻內地雞而調低,反而適值市民買雞「做節」,令活雞需求大增而維持高價。
四成已被預訂
昨恢復供應,不少市民買活雞「做節」慶中秋。九龍城街市雞販玲姐表示,昨購入150隻雞,其中50隻為內地雞,四成已預訂。她指客人喜歡內地雞肉質「夠實」,味道較本地雞好。本地雞成本每斤約35元,內地雞成本約32元,零售價方面也相若,本地雞賣每斤65元,內地雞約60元。
另一雞販梁太指,大陸走地雞成本價較高,成本每斤40元,故把零售價提升至約70元,梁太預計今日銷情更佳,不少家庭以雞為主菜,她會再增加活雞數量應市。雞販估計,生意較早前升一至兩成。有內地雞「捧場客」一早買雞,指龍崗雞味道佳。
不過,有本地主婦仍擔心內地雞食用安全。李女士昨買了一隻本地雞,約200元,她指會炮製濃湯,食材包括雞腳、花膠、鮑魚、海參等,成本最少700元,而其他餸菜約300元,中秋做節約花千元,她對內地雞信心不大,多年來只買本地雞。陳先生亦買本地雞過節,他認為內地雞品種選擇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