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重建第二、三期項目,市建局批出第一期(觀月樺峯)予發展商信置(083),聯同華置(127)發展1,700單位,地價低於每方呎5,000元,但他日賣樓料不會低於觀月樺峯每方呎1.5萬元,發展商㩒低地價,把風險減至最低,若樓市不變,市民依然未能受惠,仍要捱貴樓。
之前入場費80億元取消後,投標者把最大障礙掃除,接着是計算利潤,目前地價不足4,500元,計及可發水一成,地價攤薄約4,050元,建築費4,000元,總成本價僅8,000餘元,以現時同區新樓價比較,已有接近一倍利潤,縱使分紅予市建局,也稱得上是一盤好生意;如他日賣每方呎兩萬元,更是大賺之作。
發展商控制地皮成本,並不代表日後樓價會平賣,暴露了地產霸權懂得掌握對手致命要害,明知政府要加大新供應,並大力㩒價,即使不能盡賺,也立於不敗之地,尤其市區地買一幅少一幅,而區內潛在大批購買力,只待一個合適樓盤引發出來,故令個別發展商開始分餅仔,以低價強搶平地,好讓他日收成正果。
老樓預期,發展商目前以貼市價賣樓,便是想留更多銀彈來買平價地,今年市區地並不多,反正未來兩至三年間經政府大力搶地之後,那些市區的地皮,才是真正的「肥豬肉」,如石硤尾大窩坪新地王,將是未來焦點地所在。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