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燈亮起,機器旋轉聲溫柔地從弱轉強,這時便聽到空氣中揚起清脆女聲說:「請深呼吸,然後忍着不要呼氣。」
這是我的第一次。曾閱過無數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或簡稱CT Scan,惟今天才嚐到掃描滋味。偶然也會照肺片(Chest X-Ray)作例行檢查,亦會慣常地自己審閱,粗略看過也大致正常,豈知細看下才見右下肺有一小點,細細朦朦不足半公分,腦海第一個念頭:「中招。」奇怪是未帶半點情感,就如審閱別人的肺片一般,客觀地察看周邊是否光滑,再評估其惡性風險。
惟見小紅燈亮起那刻才意會到自己可能是下一位受害者。
肺癌仍是世界上頭號癌症殺手,每年全球超過一百三十萬人命喪肺癌,主要是受害於吸煙,但近年亦有不少非吸煙者身受禍害,在亞洲便有大約百分之三十的肺癌患者從不抽煙。面對這普遍而且致命癌魔,常理是要提高警覺預防,但到底有否預防方法?
當然,不抽煙是最有效預防方法,這雖已是老生常談,但明知故犯者仍不少。早期預防方法主要是定期照肺片,這方法既便宜又無傷害性,普遍的例行身體檢查定必包括這項目。只可惜普通肺片只屬二維影像(Two-Dimensional Image),「假陰性」機會頗高,意思是明明有腫瘤存在,但照片上看不到。原因很簡單,X光影照下的圖像只是身體器官的影子,重叠的影子是分不清楚的,比方說若腫瘤長在左下肺便可能被心臟的影子遮蓋,故此一幀正常的肺片不一定正常。
同樣,一幀不正常的肺片也不定是不正常,這便是「假陽性」,意思是肺片上看似有腫瘤,結果是腫瘤並不存在或只是良性,原因亦是限於二維問題,彎曲肋骨的影子重叠時可以被錯看成硬塊。發炎過後的肺氣泡也可以貌似腫瘤。故此普通肺片只能被視為粗劣的預防工具。
多走一步便要靠CT Scan,其三維影像不但能追蹤體積較小腫瘤,亦能有效地避過影像重叠的問題。2011年新英倫醫學雜誌(見註)刊登全球最大的肺癌預防研究,發覺吸煙者年年接受例行CT Scan檢查可以有效發現早期肺癌,因而減低肺癌死亡率達百分之二十。結果雖然震撼,但實際應用上卻有極大問題,以中國為例,吸煙人口超過三億,每年一次CT Scan,假設價錢是一千港元一次,每年便要花上三千億。
小紅燈熄滅,掃描完畢便即時找老友何醫生看結果,他笑着說:「你的肺比你樣子年輕。」
註:"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5:395-409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