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勞工界力爭標準工時立法多年,但長工時問題始終未見改善。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本港有2.42萬人每周工作75時小時或以上;若以五天工作計算,平均每天直踩15小時。職工盟早前邀請海外專家來港分享標時立法經驗,職工盟政策研究幹事潘文瀚指,商界經常聲稱實施標準工時後會令勞工短缺,但本港現時婦女勞動參與率只有五成,遠低於外國的七成,如能釋放婦女勞動力,本港將有充足人手供應。
韓推標時 員工「爽手咗」
統計處今年第二季數據顯示,港人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3小時,較第一季的44小時減少了1小時,但長工時僱員有增加趨勢,第二季有2.42萬人每周工作75時小時或以上,較第一季2.15萬人增加12.5%。
職工盟上周日舉辦標準工時研討會,邀請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工時研究員Jon Messenger及韓國職工會聯盟研究部總監Kim Tae-hyun分享經驗,潘文瀚指,兩名專家認為,實施標準工時後,短期而言可能導致成本上升,但由於員工有充足休息時間,長遠反而有助提升生產力。
他指韓國現時標準工時為每周40小時,引述韓國專家表示,當地有切紙廠推行標準工時後,雖由三更制轉為五更制,但員工「做嘢爽手咗」,公司盈利反而上升。他表示,政府年底前會諮詢公眾對標時立法意見,工會計劃針對長工時對工人健康的影響進行大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