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美國人發起的「冰桶挑戰」今個夏天「凍」爆香港,高官名人冰水兜頭淋,不過也沒忘記原意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病人籌款,由病人組成的香港肌健協會今年至今收到2,680萬元捐款,相等於134年捐款收入。
等如134年捐款收入
冰桶挑戰指引規定,被點名的人如不想淋冰水,須向ALS病人組織捐款100美元(約780港元),不少人自淋又加碼捐款。
肌健協會會長劉偉明昨表示,成立16年來每年收到平均20萬元捐款,今年截至本周五已收到2,680萬元,即等於134年捐款收入,捐款額由100美元至1萬港元都有。他透露,以往每月銀行月結單只有兩張紙,「上月厚到成本電話簿」,足有四英寸厚。
劉偉明表示,協會每年經費約150萬元,45%來自社署及公益金撥款,其餘則是捐款或機構撥款;半數金額支付兩名社工及一名員工薪酬,近三成以支援津貼發給有需要病友,餘下用於活動開支。支援津貼撥款平均每年約50萬元,申請者需通過資產審查。
對於如何運用巨額捐款,劉偉明表示,本月將召開理事會,商討成立一個具公信力督導委員會監督,暫擬撥出四分一作為支援津貼,並放寬審批資格和資助範圍,包括替病人購置維生儀器及復康用品等,預計每年支出增至超過100萬元,撥款可供四至五年使用。「好明白唔會每年有冰桶挑戰,我哋唔會因為突然多咗資金而亂咁揈」。
該會與十多個機構共用橫頭磡邨復康會社區網絡會址,劉偉明表示,如有活動要與其他機構競逐使用四個活動室,地方不足,但過去三、四年社署推出的空置社福機構會址都不合適,因此中長期目標是利用捐款自設會址,以推動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