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市一名11歲男童,早前玩耍時弄髒雙手,來到一條河邊洗手,偶然發現河泥中有個黃色的尖硬物,挖出來是一把銹迹斑斑的青銅古劍(圖)。他的父親拒絕別人高價收購,將劍捐贈給當地博物館收藏。經專家鑑定,這把短劍為商周時代鑄造,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該銅劍由劍身和劍莖兩部份組成,長26厘米。據專家考證,中原青銅劍始於商代,劍身較短,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到春秋戰國時,劍長才超過50厘米,因此從劍的材料、劍長和劍的造型分析,該劍鑄造於商周時代。另外,劍上沒有文字和文飾,但做工精緻,頂端有小孔,應該屬於商周時期貴族佩戴的寶劍,只有具備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才有資格佩戴這種利器。
江蘇《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