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制派屢次發功批評通識教育科,曾任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力推通識科的羅范椒芬,接受港台訪問時,公開批評通識科已「異化」,指摘通識科偏向純粹研究政治議題,資料搜集又偏向某方面。前線教師斥羅范椒芬抹黑,要求她解釋批評理據,質疑她企圖向教育界施壓。
教師促提證據證明偏頗
羅范椒芬受訪時稱,通識教育原意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從多角度了解問題,資料搜集要有不同角度及立場,可是通識科推出幾年後異化,「但係好可惜,𠵱家通識教育偏向純粹研究政治議題,同埋偏向某方面資料搜集,政治上好似只係睇某幾張報紙,咁係唔得㗎」。她同時以取消升中試及禁止小學與幼稚園入學筆試為例,最後異化成連串口試班及操練,「我做咗教育咁多年,有時都會覺得心痛,任何好政策做幾年就會異化」。
羅范椒芬「出口術」炮轟通識科前,建制派早已接連抨擊通識科。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一年前組織「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又在內地官媒訪問中指,通識科教師經常提及內地人權及貪腐,令學生對內地欠好感,促將通識科由必修轉為選修,愛港力更向當局提出取消通識科公開試必答題等訴求。
教協教育研究部理事張銳輝反駁,通識科共設六個單元,但無論全球化、公共衞生、能源科技與環境等議題,都會討論到權力分配與資源分配等關係,有機會涉及政治討論。通識科教師在有關議題,都會提供不同立場及意見資料,讓學生在充份資料上建立個人的立場,若只側重某方面,將難以滿足學科要求。他又批評羅范椒芬言論欠缺理據,「信口開河,抹黑教師同學生」,質疑有政治目的。
通識科教師方景樂亦批評羅范椒芬言論不實,「政治議題上,無論《蘋果》、《明報》、《星島》、《大公》、《文匯》都會一齊睇,唔明點解會話偏向某方面」,促羅范椒芬提出具體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