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公屋火警,現場情況慘烈,但也有溫馨畫面:接二連三有警察從火災現場救狗出來,把狗交給牠們的主人。主人飽受驚嚇及擔憂後激動難耐,見到自己的狗安全,泫然欲淚。
看到這畫面,很自然就想起了前不久發生的港鐵狗事件,以及上述事件在香港引起極大關注後中國官方媒體對香港的評價:狗萃主義。
甚麼是「狗萃主義」呢?如果說把狗視作與人類平等的生命,視狗為人類的朋友,視狗為家庭其中一個成員……就叫做「狗萃主義」的話,那麼我很慶幸我生活在一個狗萃主義盛行的地方。生活在我們這裏的人,火警逃生,最關注的仍是家中狗的安危。這也是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
最近看了一部愛情電影,分別從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角度去描述一對夫妻在喪子後經歷的情感變化。其中一個小小的細節,令我印象深刻:男主角養了一條金魚,那條魚,居然是有名字的!那條魚,是男主角的玩伴,婚後他帶牠跟他的妻子一起生活,情變後他帶牠回父親的家。後來,金魚死了,男主角和他的父親一起負責為金魚舉行一場「葬禮」。這個細節,與女主角放飛螢火蟲的細節遙相呼應,證明兩個人是同一種人,推崇狗萃主莪、魚萃主義或蟲萃主義的人。
價值觀不同的人,永遠不能有真正的溝通與明白。有些事,中國人不會懂,不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