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最懷念的是……(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香港人最懷念的是……
(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自梁振英就任特首以來,越來越多人懷念曾蔭權;而曾蔭權在任時,卻有不少人懷念起董建華。但綜觀過去十七年,香港人最懷念的是誰?是麥理浩、尤德、衛奕信、彭定康;最懷念的不是特首,而是港督。上述四任港督,只有彭定康一人非外交體系出身,而是經歷選舉進入英國下議院,後來晉身內閣,是確確實實的一名政治家,其親民作風至今仍為港人津津樂道。
彭定康在《金融時報》撰文,指香港在《中英聯合聲明》下,三十年過去仍未能實現一個公平、合理的選舉制度,斥英國政府為了保持與中國的利益往來,未有盡力履行契約一方的責任是無恥。彭定康所顧慮的,是英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民主國家,卡梅倫政府代表國民,竟然只看到眼前與中國之間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忽略承諾的重要性,等同於在短期的利益面前放棄了長遠的鴻圖大計,是一種短視的行為。彭定康以前港督身份撰文,其深謀遠慮,不但是為香港人抱不平,亦是為了英國的長遠發展而寫。
某些自視甚高,行會「揀蟀」,被北京欽點,透過1,200人小圈子選舉跑出的人,竟然將自己放到和彭定康一樣的位置上,指歷代港督非由港人選出,政制發展屬「中國內部事務」,應由中共和香港人決定,實屬可笑。
彭定康雖然並非港人選出,但委任他的前英國首相馬卓安,是由民主選舉產生,需要向所屬政黨和英國選民負責。反觀委任特首的執政集團,推行「民主集中制」,透過國家機器鏟除異見聲音,不單剝奪普遍中國人的選舉權利,就連人身自由和言論自由都受到限制,平民即使眼見高層貪污腐敗,都只能敢怒不敢言。掌握軍、政、財、權的執政集團在中國全無約束,更加不用提責任和義務。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國內不可能會有彭定康一類的人才,極其量只能找出斥責彭定康為千古罪人的魯平,或者面皮厚得似梁振英之流的人充當傀儡和傳話,或者有樣學樣吃蛋撻裝親民的王光亞。在不自由的土地上,哪怕你有野心、膽量和智慧,下場亦不會比薄熙來好過,更不用提執政集團能否容許批評和意見。
今日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源頭只有一個,就是制度。沒有競爭的國家,不容半點異見的制度,實際上就是扼殺國家的未來和前途,才會為國家安全帶來威脅。人才者如彭定康,甚至和彭定康在部份立場有分歧的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從政前不過是平民。但因為在一片自由的土地上,不會因為抱持異見而遭封殺,可以盡自己所能發揮所長。惟有這樣的土地,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香港本來都是一個崇尚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法律的存在是保障每一個香港人的自由不會受到不合理的剝奪和侵害,而不是今日用來大規模逮捕示威者,和為動用胡椒噴霧提供理據。97前的社會,雖然沒有民主,但殖民地政府在主權移交前仍盡力回應港人訴求,加快推動民主政制的改革,不會因為你爭取民主就用幾百名警察對付幾十名手無寸鐵的人。可惜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如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塊一塊地倒下,往事再好也只能緬懷。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