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積金表現參差,蠶食打工仔供款回報。工聯會分析市面537隻強積金基金表現,發現48%基金過去一年回報率低於通脹率;86%基金則跑輸盈富基金。工聯會促請當局設立由中央管理的核心基金,藉以壓低基金收費,並提供與通脹掛鈎的回報。
半自由行無助壓低收費
工聯會今月7月底就市場38個強積金計劃共537隻基金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過去一年表現最好的基金,回報率達33.43%,表現最差的基金則虧損5.69%。兩隻基金同樣是股票基金,但表現卻差天共地。研究又顯示,48%基金過去一年回報率低於2014年第一季的按年通脹率3.9%,86%基金則跑輸盈富基金過去一年回報率13.28%。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強積金除面對基金回報不穩外,強積金半自由行的推行,也無助大幅壓低基金收費,強積金最新平均開支比率為1.69%,雖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0.03%,但隨着強積金計劃的資產值增加,實際基金開支全年已增至92億元,較去年多15億元,仍有一半基金的行政費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八成基金的行政費達1%或以上。
他指,政府擬規範由各受託人營運的預設基金,以核心基金取代,早前已進行公眾諮詢。現時預設基金有670億元資產,他建議日後的核心基金交由公共受託人營運,可望將收費壓至0.75%以下。
積金局回應指,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12月推出至今年6月底,淨供款額4,100億元,投資回報達1,300億元,扣除開支後,強積金回報率每年有4.3%,跑贏同期1.6%的通脹率,強積金是長遠投資,僱員不應着眼於短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