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式民主:最怕輸 玩篩選

伊朗式民主:最怕輸 玩篩選

彭定康在《金融時報》撰文提到,人大的決定令民主派和中國不認同的人不能參與特首選舉,「這審查與伊朗的制度幾乎一樣」。學者指「伊朗式民主」是神權及極權國家普遍的政治現象,獨裁統治者表面上給予人民一人一票的普選權利,但又怕輸,遂在明在暗玩弄各種篩選及操控手段,務求保證選舉結果合乎心意。

俄羅斯普京暗中打壓挑戰者

如果要定一個有關假普選的「國際標準」,可參考伊朗、北韓及人大常委對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的框架。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伊朗政教合一,由國教伊斯蘭教什葉派推選教士擔任最高精神領袖,而國家元首總統四年一任,由人民一人一票投票選出。
惟伊朗與中國心態上甚相似,聲稱為確保伊斯蘭教義被嚴格遵守,及國家安全不受西方威脅,所以對總統選舉設下篩選機制,由憲法監護委員會審查參選人的政治及宗教背景,監委會由教士及政府司法人員組成,真正目的是將反對派、宗教立場較溫和及親西方的人全部篩走。
陳家洛認為中共操控下的香港政制更可能會是伊朗加俄羅斯式。俄羅斯總統選舉亦是一人一票,候選人不設篩選,但獨裁的普京暗中運用財經及國安勢力,打壓及抹黑有實力挑戰他的人,確保候選人最後只剩下他自己及一、兩名陪跑分子,他則順利勝出。上屆特首選舉,唐英年被揭醜聞而出局。他又指,北韓的選舉是極權典範,北韓領導人非直選,而最高人民會議的議員則由全國一人一票選出,但參選人名單一早按內部權力分配好,每個地區只有一名候選人參選,所有候選人亦必定以百分百票數當選,完全是一場樣板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