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急救謬誤多扭親熱敷 煙絲止血 越救越傷

坊間急救謬誤多
扭親熱敷 煙絲止血 越救越傷

【本報訊】家居意外嚴重可奪命,懂得及時急救最重要。惟坊間急救謬誤多,如懷疑中毒飲大量開水催吐、流血時用煙絲止血、扭傷敷熱雞蛋等全屬錯誤,更有機會越救越傷。紅十字會醫護服務部急救委員會委員梁耀華表示,為傷病者施以正確急救程序,能有效減輕傷勢,但民間智慧未必準確,掌握正確急救知識才能在危急時救人。
記者:嚴敏慧

衞生署數據顯示,跌倒、中毒、燒傷燙傷為疾病以外常見住院及死亡原因,其中跌倒的個案一年可達近4萬宗,中毒及燒傷燙傷個案也分別有逾千及800多宗。梁耀華表示,三種常見的受傷情況,也有緊急處理方法,但常見謬誤更多,用錯方法隨時適得其反,令傷患加劇。
以跌傷及撞傷為例,不少人以為熱敷加按摩可減輕腫痛情況,其實當跌傷或撞傷時,皮下組織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如微血管穿破,立即按摩會加速傷處血液循環,增加內部出血情況,腫脹及痛楚只會加劇。他指,正確處理方法應為施行「RICE」方法,即休息(Rest)、冷敷(Ice)、固定及加壓(Compression)及抬高傷肢(Elevation)。若懷疑傷者有骨折,應盡快送院診治。

中毒飲水催吐或「落錯格」

至於吃錯東西懷疑中毒,大部份人認為應讓病者飲大量開水,催吐讓胃中東西嘔出,但他稱,此舉可能令患者「落錯格」,水份由氣道入肺,正確處理應先觀察病人是否清醒,呼吸是否正常,並應即時求醫。
燒傷及燙傷是家居常見意外,但在患處塗豉油、牙膏或茶葉等方法不正確,因為患者到達急症室後,有關外塗物會影響醫生診斷,並需時清理後才可處理傷口。燒傷及燙傷後應第一時間為傷口降溫,如用凍水沖約10分鐘。同一原理,傷口亦不需塗上紅藥水、藍藥水等。
其他常見家居急救錯誤包括腦癇處理。他表示,不少人為免「發羊吊」患者咬傷舌頭,會將物件塞入患者口中,其實做法大錯特錯,因為患者發作時因痙攣會立即緊閉牙關,強行將物品塞入,會引致口部、牙齒或顎骨受傷,亦不應強行按住患者,否則會引致扭傷拉傷,應用毛氈等放在患者頭部周圍以作保護,如屬首次發作,更應致電999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