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揭A股黑幕難度更高

國策解碼:揭A股黑幕難度更高

匿名分析指控天合化工(1619)造假數,由於有外界不易獲得的工商局資料和內地審計報告做依據,對投資者有一定說服力。上市公司造假在內地屢見不鮮,如果能及時揭露,有利市場淨化,提升投資者信心。
不過,內地官方最近對這類商業性調查「嚴打」,想沽空A股更是難上加難,變相等於包庇上市公司黑幕。
雖然內地財經媒體不時有揭露上市公司黑幕報道,但力度遠不及沽空機構的商業性調查。以匿名分析今次報告為例,需要透過內地律師取得工商資料,並訪問業內人士,所費不菲。

取得資料所費不菲

去年10月沽空機構Glaucus曾委託獨立市場調查機構,查核兒童護理(1259,前稱青蛙王子)的銷售數據,其後發表狙擊報告。本報查詢得知,該類市場調查報告至少收費10萬元人民幣,足證要有相當財力,可進行此類深度調查。
A股目前可以沽空,去年有投資者向中證監公開詢問,可否進行調查後,再發佈結果,然後進行「渾水式」沽空,中證監回應稱,只有持牌機構才能發表調查結果,實際上等於禁止。
內地商業黑幕通常有政商背景,民間自行調查容易犯忌。今年4月,河南法院對在當地進行調查的美國基金職員判刑,另外,有內地投資者公開質疑A股廣滙能源造假,去年底被新疆公安拘捕。A股揭黑難度遠高於境外中資股,反令外界對內地股市更抱有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