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野蠻是要我們卑躬屈膝(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如果你的野蠻是要我們卑躬屈膝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李飛這次率一班京官來港,短短兩天,還是讓我等香港人長了見識。借用小說作家喬靖夫的用語,就是讓我們親眼目睹一個欺騙了我們三十年的騙子,如何搖身一變成了擺明車馬的強盜,然後跟我們說,你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就是要你們就範。
「中央是香港最大的民主派」、「提委會是塊美玉,越看越可愛」這些話,口裏說不是調侃,但實際效果無異於強盜在受害人的傷口灑鹽,還問:「痛的嗎?」
過去一段時間嘗試提出中共可接受的方案、希望透過溝通協商化解分歧的溫和派,面對中共攤牌後的局面,心情落差可想而知。學者張達明極度痛心、欲語無言,表明看不到出路。人大表決前夕還心存幻想的湯家驊抹乾眼淚後,說期待在議會否決政改的一天來臨。
不過,北京及梁振英政府仍會千方百計爭取泛民「袋住先」。暗裏的操作先不說,台前必然藉本地立法處理的幾個範疇,標榜討論空間尚存,游說輿論和泛民接受。港大法律學者楊艾文昨日就提出,可在最後一人一票階段引入制衡,規定候選人須得到總投票人數過半支持,才算當選;換言之,若大量的選民投白票,可觸發重選,變相擁有否決權。
又例如,一些意見對「公民推薦」心存幻想,認為出閘雖要獲過半數提委提名,但入閘一關仍然留白;若日後入閘從寬,民望高的泛民人選諸如余若薇可入閘,入閘後倘得不到過半提委提名出閘,既可令提委會公信盡失,屆時民間也可發動全民投票,若泛民人選得票遠高於提委會篩選出來的候選人,就可挑戰和削弱假普選特首的認受性。
問題是,這些本地立法的範疇,是在立法會表決通過政改決議案之後才會落實的,而且屆時將毋須立法會三分二議員支持。為了撬票,當局就這些所謂「空間」,現在一定擺出「有得傾」的姿態,但萬一草案獲三分二議員通過後,騙子又突然露出強盜相時,後悔已經太遲。
此時此刻,面對有強權無公理,我們應該大喊:如果你的野蠻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就讓你見識我們團結的驕傲。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