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亞洲政經風險報告為12個亞洲地區反貪機構排名,印尼獲首位,其後為香港和新加坡,台灣和中國分別排第六和七位,最差為泰國。報告指印尼貪污問題嚴重,形容其反貪機構滅貪署(KPK)打擊貪污猶如「大衞對抗哥利亞」,因而獲最高評價。而香港和新加坡雖然同樣表現出色,惟香港處於困難環境,故表現稍高一位。
亞洲政經風險顧問《Asian Intelligence》剛發表的報告為亞洲12個地區的反貪機構排名,香港廉政公署(ICAC)和新加坡貪污調查局(CPIB)難分軒輊。報告指,新加坡沒有人會質疑CPIB的權威,但在港幾乎所有機構,都會因其與內地的關係受質疑。
梁粉監管 恐損獨立
報告指,廉署前專員湯顯明縱被指在與中央建立關係時逾越界線,但現時廉署仍能維持其獨立的形象。不過,將來可能會有人質疑ICAC的I(Independent,獨立),例如當北京干預或迫使廉署中止調查涉及內地名人或國企高層的案件;惟這種情形尚未發生。
報告又指,相比40年前,廉署正處於困難環境,回歸後難為部門覓得如以往般聲譽上真正獨立的首長人選;回歸後的專員有些是公務員,需要顧慮工作前途,最近更有出任政協的專員要為酬酢送禮自辯。沒有人指這些前專員貪腐,只是他們的揀選和行為,卻令人質疑廉署是否真正不受政治干預。
廉署前調查主任、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認為亞洲政經風險報告說出香港人的憂慮,廉署受到內地貪腐文化衝擊,他相信廉署人員堅守崗位,但越來越少有公信力的人願意擔任廉署高層職位,包括各個監管廉署運作的諮詢委員會,如今委員的份量和公信力大不如前,充斥大量「梁粉」,令人擔心廉署是否仍能獨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