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日是日本二戰戰敗後向盟國遞交投降書的69周年,全國人大今年年初把9月3日定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並決定在北京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梁振英治下的特區政府,緊跟北京政策,亦宣佈每年的今日舉行紀念活動。當日曾參與抗日戰爭的老兵及他們的後人,對於這段烽火歲月,有着不同理解。
記者:朱雋穎
共軍老兵感自豪:體內留彈心無恨
抗日戰爭對許多中青港人來說,只是歷史名詞;對91歲的魏瑟來說,卻是人生最自豪一節。魏瑟16歲加入東江縱隊前身的游擊隊,為共產黨擔任情報工作,至今體內仍留着戰時留下的子彈。大半世紀過去,老士兵昨代表抗日老戰士出席紀念活動,滔滔不絕分享威水史。
「我打槍九成九中」
銀髮老士兵身上掛滿勳章,金光閃閃,遇着記者拍照馬上站起來,腰板挺得直直的。魏瑟一面自豪地代表昔日戰友上台受表揚,一開口中氣十足,換來台下陣陣掌聲,喚醒本來在打瞌睡的大叔們。
說起舊日事迹,他最先提的是救人,「文化界、醫生、護士,印報紙嗰啲,救咗800幾人;商人、技術工人,好有經驗好有用嘅,救咗1,498人」。其次才一字不漏道出自己隸屬的隊伍,「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總隊,由曾生領導,喺廣東打咗20幾場(仗),喺香港就打咗10幾場」,眉宇間盡是驕傲。
「我哋捉到日本仔呀,唔打唔傷害佢哋㗎,你交啲槍畀我哋,我哋就當你大老爺咁好」,魏瑟說着不帶仇恨。生於淮陽的他,16歲加入抗日游擊隊,至18歲已中過三次彈,「我本人夠運,𠵱家肚入面仲有一粒(子彈)」,說時指着左肋下的腰間。
他還記得當時配備兩支短槍、一支長槍,「我打槍九成九中!」邊說邊紮馬,作狀持槍,也不理身旁急於要他收花謝幕的女司儀。
榮光理事長氣憤:勿埋沒國軍功績
早在梁振英宣佈今日起每年紀念抗日勝利之前,由國民革命軍退伍軍人組成的榮光聯誼會,已在每年9月3日舉行「93軍人節」。但今天在大會堂的活動,沒有他們份兒。「各有各搞,唔緊要」,榮光理事長吳漢廉說,「但係你唔好將國軍功績埋沒」。
「將真實歷史講出嚟」
曾任國軍總司令蔣介石侍衞長的台灣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今年7月7日前往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後,指摘中共未有在展館中呈現當時歷史文獻《共赴國難宣言》,這是對抗戰歷史的片面解讀:「抗戰歷史要講明,到底是誰領導中華民族抗戰的?紀念抗戰歷史,必須要明確知道,八年對日抗戰是誰領導的?是蔣委員長領導的。」
吳漢廉也批評,內地官媒側重炫耀共產黨紅軍在抗日時期的貢獻。他說:「政府舉辦紀念活動,我哋都好支持,但係要公平公正,明明白白咁將真實歷史講出嚟。」港府邀請了不同的退伍軍人團體列席今早的紀念活動,但欠了榮光聯誼會。吳漢廉說:「我哋隸屬中華民國,而且我哋會員都唔會計較。」
生於1937年的吳漢廉憶述,童年時家鄉佛山已淪陷。其父親曾參與抗日,負責國軍的物資運輸,戰後卻全家被共產黨拘捕,幸好獲得保釋,隨即舉家逃亡至香港。其父輩一代老兵已相繼老去,留下來的,對於抗日史實被人歪曲,都很氣憤:「希望大家真正對待歷史,還國軍老兵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