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種曼基貓 一世骨痛天生缺陷 繁殖飼養不人道

混種曼基貓 一世骨痛
天生缺陷 繁殖飼養不人道

【本報訊】近年一種圓碌碌、短腳腳的曼基貓在港熱賣,成為貓迷新寵兒,可是《蘋果》卻發現有無良繁殖場為了迎合巿場需要,竟不人道地將曼基貓再混種生出多種有嚴重骨骼問題的「可愛畸形貓」出售,貓貓不但要承受骨痛,更會導致殘廢及早死,有獸醫形容該變種貓「好terrible(可怕)」。
記者:陳嘉穎 龔蕙芝

摺耳短腳貓Obi每逢天氣潮濕,就會因為關節痛而不願走路。張鼎和攝

曼基貓(Munchkin)又名短腳貓或臘腸貓,於1983年在美國首次出現,是一種由英國短毛貓基因異變而來的新品種,其特徵是四肢較傳統貓種短小、走路笨拙、彈跳力弱、經常擺出兔子站立姿勢,由於頭部圓碌碌甚為可愛,近年引入香港後火速成為貓界新寵。
記者日前到過旺角通菜街及勝利道一帶寵物店,發現幾乎間間寵物店均有曼基貓出售,價錢由8,000至12,000元不等,視乎外形及配種身價而定。「香港好多人買呢啲(貓),佢哋跳得唔高,成年貓連張凳都跳唔上,唔使整爛窗網」。一間樓上寵物店女店員落足嘴頭,更直言曼基貓全部自家繁殖,該新品種猶如人類的侏儒症,身形短小,很適合港人飼養。

兔子般站立代價大

女店員還透露,為迎合港人喜好,更會將曼基貓與摺耳貓混種後代出售,加強貓貓的可愛度。但這些混種貓卻存在先天骨骼遺傳病,現年4歲的雄性摺耳曼基貓Obi,就是個好例子。「每逢天氣潮濕,摸一摸條尾巴,會聽到『咯咯聲』。Obi痛到唔肯行又唔俾人摸,有時痛到唔跳沙盤喺旁邊屙便便」。摺耳貓病友會主席Doris一年前得悉Obi被棄養,她立即提出領養,起初Obi與其他寵物貓無異,但經過混種的Obi逐步顯現骨骼問題。
Doris又稱,短短半年內已看到Obi腳關節出現退化,前腳掌往外翻呈「八字」,甚至90度,其他貓可凌空跳躍抓貓棒,但Obi只能以後腳支撐猶如兔子般站立,「因為腳有問題先至兔仔企,其實呢啲可愛係要付出好大代價」。

摺耳貓病友會主席Doris於一年前收養被遺棄的Obi,現交由其他義工照顧。

骨骼畸形或致殘廢

英國貓迷管理委員會(GCCF)早前發表一份繁殖政策報告,指不少曼基貓屬基因突變,有骨骼病隱患,以人道理由不鼓勵繁殖。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獸醫部李經理指,不建議曼基貓與其他貓種混種,尤其是摺耳貓,「本身摺耳貓都有基因問題,兩者混種,好肯定後代會有關節同骨骼問題」。他認為人類不應為興趣而混種繁殖貓種,忽略動物權益。
執業獸醫黎昌生亦稱,近兩年來多了貓主帶同骨痛的曼基貓求診,該貓種四肢關節軟骨天生畸形,發病時會引發關節炎及脊椎病,最後導致殘廢。部份貓主會透過近親繁殖增加繁殖曼基貓的成功率,此舉會加大遺傳病基因,提早發病時間,在曾診斷的個案中,最早發病的為兩歲,「隻貓行步路,關節不斷磨擦疼痛,終生只能靠服食止痛藥緩減痛症……好terrible,世上根本唔應該有呢款貓出現」。

市民意見

劉小姐:「我鍾意肥啲,個樣蠢蠢哋嗰種,短腳貓都好得意」。

Bonnie:「我鍾意細細隻,的的骰骰嗰啲,貓同狗都係,頭圓圓樣蠢蠢個啲再得意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