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澳門賭收每年錄得雙位數增長的優良歷史,相信至今年年底埋單計數時,將難以繼續維持。濠賭業已不再單純是過去以供應拉動需求(supply-driven)的局面,當中涉及更多的是中國的經濟及政治環境,意味即使明年開始陸續開業的新場,亦未必能令濠賭再次高速起飛。
濠賭業經過自金融海嘯後的「大躍進」,現時正進入由貴賓廳(VIP)轉向中場散客(Mass Market)、從博彩主導轉為非博彩秤先的「陣痛期」。對於在「陣痛期」期間,濠賭增長減速的現實,澳博(880)行政總裁蘇樹輝亦說得坦白,「因為過去有咁高增長,所以大家覺得8%、9%的增長已經好低。」
事實上,澳門政府於月初亦已調低對賭收的期望,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明言,年內跌幅會收窄至單位數字。而剛成功爭取連任的澳門特首崔世安於競選政綱上,亦提到未來會調控濠賭業發展速度,教育市場高增長的神話已經不再。
濠賭股打落「凡間」的現實,已陸續在股價反映。過去一年曾成為市場寵兒,近月已被打回原形,淪為投資者的燙手山芋。六大濠賭股過去三個月平均跌約8%,同期恒指則升7%。濠賭股畢竟不算是泡沫,營運商若能從純博彩生意轉型成休閒娛樂,以及中央不向澳門「落閘」,濠賭料可繼續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