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班校巴過境 深圳灣淪陷

102班校巴過境 深圳灣淪陷

【本報訊】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於本港六個口岸進行實地視察,發現多個關口出現大擠塞,不少跨境學童要等候一小時才能過關,當中實施「一地兩檢」的深圳灣口岸更成為重災區。教育局今年共批出102班經由深圳灣過境的跨境校巴,比2012年的43班多出超過一倍,令關口不勝負荷。

開關前學童已逼爆

開關前已逼爆學童的深圳灣口岸,約40間小學及幼稚園6時半便到達守候開關一刻,情況混亂,大部份學童要等上一小時才能過關,有年紀較細的小朋友到處奔跑以及不肯離開父母而哭泣。
服務社服務總監張玉清表示,今年跨境校網有七成學額在元朗及屯門區,加上鄰近深圳灣口岸的深圳市南山區居住了不少跨境學童家庭,令深圳灣成為跨境學童過關重災區。另一個較多人使用的羅湖口岸,即使開放所有通道過關,學童仍需要一小時才可以全體過關。
至於位置較偏的沙頭角管制站,有家長不滿太遲收到通知不能坐校巴過關,惟有選擇坐巴士或與其他家長合租七人車過關;另只有皇崗口岸及文錦渡的過關程序較理想,半小時以內便完成手續。

【文錦渡】跨境學童一早等候過關,大堂迫滿大批家長及學童。

【福田】聚集大批學童於集合處,其間有廣播呼喚走失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