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講到,英發國際(439)3億變160億元的故事,當然這是過去式。炒股最重要是現在式及將來式,這隻今年度股王大熱,能否一直贏到尾,筆者沒有水晶球不能答你,但睇睇昔日的股王,可能有些啟示。
很多人講過10倍股有幾勁幾勁,但絕少提到10倍股會幾PK。翻查自2007至2013年度在香港上市的逾千隻股份,當年表現最好的股王,升幅介乎3至74倍。七隻股王的特點是名不經傳且市值細,未爆升時最多得10億貨仔,一般芬佬對此類股份都冇胃口,而散仔見這類股仔升得如此燦爛,一開始都非常淆底,只是到了後期,又忽然衝入接火棒。
蒙能高位插水98%
買股王會接火棒,並非無的放矢。近七年度的股王在當年的表現越是誇啦啦,翌年就輸到趴街,風水輪流轉到現眼報。以2007及2009年度股王百富國際(8272)及榮暉國際(990)為例,當年飆升74倍及14倍,翌年分別重挫80%及47%。唯一不跌的股王是2012年度的安東油田(3337),2012年度升四倍後翌年仍漲15%,但今年迄今已逆市瀉27%。
股王所以成為股王,就是靠一個概念及憧憬,毋須實務,用2007年蒙古能源(276)做例子。蒙能2007年收購蒙古數萬公頃煤礦,當年聲稱儲量達3億噸,編織出一個美麗的童話,殊不知2007至2011年度,四年間未曾售出過一塊炭屎,期間卻不斷以不同消息轉移視線,包括彤叔父子入股、煤礦區擴大、簽約大型國企等,股價由2毫子炒到最高18蚊,一間沒有產煤的企業,市值竟曾超過1,000億元,兼入了MSCI指數,甚為諷刺。
2007年蒙能曾升至14元,升幅達77倍,2008年瀉76%後,2009年死貓彈,2010至2013年度,每年跌幅皆超過35%以上,以昨日收市價0.223元對比2007年底10元收市價,跌幅97.77%。英發過去一周累升13%,是押中寶定走寶,上周已講到明不會有任何買賣建議。食得鹹魚抵得渴,玩得股王,注定投機,未言穩贏前,先問自己輸唔輸得起。
王昇
https://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本欄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