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廢墟重建綠色小鎮樓價勁升

另類廢墟重建
綠色小鎮樓價勁升

七年前受龍捲風吹襲的美國堪薩斯州格林斯堡(Greensburg),經過多年重建工程,走出天災的陰霾,搖身一變成為全美最環保城市的之一。住有1400人的小鎮格林斯堡綠色重建計劃受到追棒,重建頻仍的香港,又能否建造綠色社區?
記者:鄭倩薇

2007年5月4日晚上,五級超強龍捲風席捲格林斯堡。一夜間,95%建築物毀於一旦,餘下的5%建築物亦遭受嚴重破壞。為了令格林斯堡重生,當地市政府決定開拓新經濟產業,說服青年在當地發展。格林斯堡的市政府通過議案,所有面積超過4千平方芵尺的新建公共設施,都要取得美國綠色建築協會的綠化建築認證(LEED)。認證指標包括:使用或開發可再生能源、使用可再生建築用料、回收或重用建築廢料、提供通風系統等。

位於格林斯堡的5.4.7藝術中心,是鎮上第一個得到美國綠色建築協會的白金級綠化建築認證的建築。5.4.7代表受龍捲風吹襲的當天(2007年5月4日)。藝術中心是見證著格林斯堡由廢墟變成綠能小鎮的重要地標。

現時城內共有11座公共設施得到綠建築認證,當中更有六座建築物符合該協會最高評價的白金級認證(LEED Platinum),包括藝術中心、醫院、商業大廈等,是美國人均綠建築認證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更吸引到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前來考察。當地居民表示,重建計劃凝聚了整個社會。長遠能夠減省公共設施的耗電量,為納稅人慳錢;更帶動綠色旅遊業發展,見證著可持續和經濟發展如何相輔相成,開創另一種重建風格。
香港重建計劃一個接一個,對於香港舊區重建後能否成為綠色小區,身兼綠建標籤委員會會員的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恩融表示,綠色重建計劃的成功取決於政府政策、地產商或者專業人仕的專業能力和公眾價值觀,三者缺一不可。「如果市民追求較優質的城市,如果有一天我們追求的不是華麗的大堂或會所,而是屋內要有對流窗,相信長遠來說市場會有改變。」

近年,香港不少建築積極取得綠色建築認證(BEAM Plus),截至8月18日共有555棟建築物得到認證。吳教授認為,背後原因之一,是地產商可以「拎著數」。根據發展局的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住用及非住用樓宇,若加入環保元素,最高可以寬免一成總樓面面積。 吳教授透露,只要發展商向綠色建築議會申請做評估,即使得不到任何評級認證,或者日後不跟指引興建環保設施,都可獲豁免一成樓面面積。如果發展局不收緊這個政策,鞏固綠色建築認證的公信力,如何做到真正環保?

啟德發展計劃取得香港綠色建築認證(BEAM Plus)的鉑金級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