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潮爆校長用高科技教學

34歲潮爆校長用高科技教學

【記者朱雋穎報道】「政治可以改變當下政局,教育就係塑造未來世界。」戴着Google眼鏡、手持iPad的朱子穎,一副潮爆IT人模樣,是浸信會天虹小學的校長,今日迎接上任第二個開學日。朱校長才34歲,全校教職員數他資歷最淺,卻無礙其改革老區小學的決心,以科技融入教學,令學校煥然一新,免遭殺校之禍。

教師拍片予學生備課

傳統教學模式由老師主導,學生排排坐在課室聽書,回家做功課。朱子穎卻引入「翻轉課室」教學模式,學生在家先觀看老師預先製作的教學影片,一般不長於五分鐘,「小朋友資質未必一致,但如果睇一次唔明,可以睇多幾次」;回校就討論、做功課,「人同人嘅相處時間好珍貴,應該好好用喺交流上,傾得多可以撞出好多火花」。
善用科技的他,又收集了八十台平板電腦,供學生上堂使用。校外教學時每人手上一機,可拍照又可塗鴉,方便寫報告。分組討論的集體筆記,亦可馬上拍照存檔,上載教學網便於參考。校內又設三台3D打印機,高小學生上電腦、視藝或數學科時,都有機會學習寫程式、設計立體模型,即時列印更添真實感。
朱校長認為,莫以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孩子,「以四年級常識科為例,2008年修訂嘅教科書仲教緊睇國家用世界大地圖、睇街道用香港小地圖,但今時今日人人都係上網睇電子地圖㗎啦」。
他又指出,「過去好多技術都只被1%人掌握,𠵱家好多途徑可以釋放技術,讓99%人都能觸及。好多基層家庭支持唔到小朋友學樂器、做設計,但𠵱家可以用電腦自己學」,那怕輸在起跑線,也可急起直追豐富人生。
教學模式顛覆如此,年長老師們能接受嗎?朱子穎稱,老師的魅力才是優質教育的關鍵,「如果只係用平板電腦吸引學生,初時當然有效,但亦好快會失效。資深老師未必擅長用新科技,但由年月積累的技巧、親和力,持有嘅信念,都係科技所不能替代,亦係教育嘅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