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護理情:尿管再見

醫管局護理情:
尿管再見

親情本是極其可貴,患有輕度智障的小何(化名),因患鼻咽癌於2月完成電療。後因自我照顧能力降低,在家中經常與哥哥因小事爭吵。
小何6月中覆診時,醫生發現他的口腔和皮膚都出現問題,自我照顧能力下降,需要入住腫瘤科病房。住院初期,小何不願與人溝通,缺乏生活的基本動力,只要求套上尿管引流小便到尿袋。他哥哥已辭職一段日子,留在家中照顧弟弟,眼見他入院後情況更糟,身心益感疲憊,向醫生表示再無能力照顧,醫生也感無奈。
6月底的一個早上,醫護團隊認為治療已完成,下一步希望能令小何回復基本的自我照顧能力。病房護士為他制訂一個護理方案,開始每天訓練計劃。一眾醫護人員,刻意不為他套尿管,並定時提醒又陪伴他往洗手間排泄,教導及鼓勵他定時使用鹽水漱口,職業治療師每日進行起居訓練。
奇蹟出現了,七天過後一向不勤不做的小何,竟自行前往洗手間。此後,哥哥回復工作,與小何的感情和關係比前好多了。一天,我行經他的床前,小何面露欣喜之色,讓着叫:「姑娘,我點樣買鹽水漱口呀!」,我回應他:「哥哥會幫你。」他說:「我唔想麻煩哥哥,他要返工做嘢呀!」見他表現積極,使我會心微笑。最後,透過醫務社工的協助,小何7月初出院接受院舍照顧。
病人能有如此顯著的改變,由完全依賴別人照顧,回復至有發病前的自我照顧能力,我們整個醫護團隊深感欣慰。
原來一點點的關懷和付出,是可以改變病人的生活態度,不但鼓勵了我們,亦令我們體會到護理專業應有的信念。

撰文: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臨床腫瘤科病房經理李錦芬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