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仁:港市場非清水 係無水籲借滬港通 展示港「過濾中心」角色

李律仁:港市場非清水 係無水
籲借滬港通 展示港「過濾中心」角色

【專訪】

香港股市是一潭水。劣質內地民企視為易騙的「活命水」,抽完就散水。著名財經專欄作家曹仁超則覺得,港股是「好乾淨的水」,擔心會被內地「好污穢的水」玷污。金融發展局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李律仁看得更世故坦白,「香港市場唔係清水,而係『無水』」建議應借滬港通向國際展示香港「過濾中心」的角色。
記者:吳永強 石永樂

李律仁是執業大律師,主打金融案件,但他的舞台不限於法庭內。他曾任證監會企業融資部總監,工作長達五年,現時是金融發展局成員,擔任該局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同時擁有財經和法律根底,看到近日劣質新股良莠不齊,頻頻於短時間內發盈警甚至爆煲,李律仁不憂慮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反而可藉機向世界證明香港有力處理內地「走出去」對國際金融市場帶來的問題。

現為金融發展局成員的執業大律師李律仁認為,香港應借「滬港通」向國際展示其「過濾中心」的角色。 許頌明攝

看重出事後處理手法

「一個地方聲譽好唔好,制度健唔健全,唔係在於有出事定無出事,而係在於出事後個處理手法……唔係有事就係唔好,而係有事又處理到,咁先係好。香港𠵱家就係向全世界解釋,淨係我哋做得到。」他亦認為香港以「守門口」方式防止劣企來港已經「做到盡」,「打開門做集資中心,無理由望有一個審批程序係可以審晒啲風險走。」
滬港通開通在即,兩地股票市場準備大融和,曹仁超早前稱擔心香港的一池清水會被內地玷污。李律仁卻認為香港的問題是「無水」,「(香港)有冇辦法向全世界嘅人講,大家都驚,但你應該要搵我做,因為我做得好。」

指證監冇放生保薦人

證監會近日決定放棄立法狙擊新股保薦人的刑責,令市場質疑證監忽然手鬆。本身是引入加強新股監管「雙重存檔」制度推手之一的李律仁則認為,證監會做法並非放生保薦人,反而是最務實的做法,「唔需要立一條法將訊息放出去,證監呢幾年的訊息都好清楚,就係會睇保薦人做得好唔好。」他又認為,與其要花一段長時間去與立法會周旋新法例,倒不如在現有已能涵蓋的法例內先「做到盡」,「我唔覺得應該要立法去做一啲本來已經做到嘅嘢,應該利用已有嘅法例,做盡佢先。」
港交所在失落千億大刁阿里後,終在日前開動同股不同權的諮詢,諮詢文件內亦有引述李律仁有份策劃的金發局研究報告內容,支持港交所今次向公眾諮詢的理據。對於同股不同權,李律仁亦支持有諮詢,「有一啲規則,唔係個規則啱定唔啱,而係有規則大家就要跟,然後要改規則,大家就要討論。」他又以「揸車」作喻,指只要最終一定要得到市場共識,「呢條路嗰陣劃咗行50公里,但經驗話畀我哋聽行80公里都可以,咁大家就可以一齊拎出嚟講,有個共識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