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 父母的選擇

孩子的玩具 父母的選擇

幾根打康樂棋的木棍加一個網球,可以玩甚麼?答案:曲棍球。豉油、薄荷葉加上香薰,又是甚麼玩意?答案:做實驗。一張紙加一個汽球呢?答案:戰機。一個鞋盒可以變成甚麼?答案:電腦。不同背景長大的小朋友,即使家中玩具數量或許有多少之分,但創意卻是無階層之別,只要加入創意,不可能都變成可能。應努力學習的反而是父母,當孩子的腦袋仍像泥膠可搓圓壓扁的狀態下,如何讓他們的創意保存得完好無缺才是最重要。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永威

一支棍加一個網球,便能打「曲棍球」。

益智遊戲Quixo。

近期女孩間大熱的Rainbow Loom。

大馬路上的孩子 分享就是快樂

雖然小時候家裏有很多玩具,但我望向窗外的屋邨公園,心裏很羨慕那些踢着拖的街童,自己像被困城堡的公主。在土瓜灣鴻福街的聖雅各福群會「土家故事館」義工黎嘉駿說:「來這裏玩的孩童,因為家裏太細,沒地方玩,都來土家找朋友玩。」爸媽工作不在家,他們每天自動自覺完成功課,自己乘車來土家;有些小朋友甚至搬離土瓜灣後,依然每天獨個兒回來這裏找舊朋友。土家裏適合小學生的玩具其實不多,一副康樂棋、一對滾軸鞋、幾個網球,但他們好滿足,因為最好玩的玩具就是一群朋友。「他們偶爾都會說好羨慕同學有智能手機、iPad。有時候義工借電話給一位小朋友玩手機遊戲,但他看見其他朋友跑出去玩,也會放下手中的電話。」
有限資源,孩子自然學會分享,一人一隻滾軸鞋便可以在街上鬥快跑。嘉駿說:「不知道他們的玩法是否好有創意,但的確很有智慧。」一個網球拋上士多的簷篷,看球下跌的走勢,左走走,右走走,在旁的嘉駿都笑了,士多老闆似乎都司空見慣,貨物差點被擲中臉都不改容。這群街童很獨立,說話添幾分豪氣,7歲的羅惠恩跟我說:「姐姐,你都來試吓!三間舖的簷篷,士多的簷篷最好玩,你信我啦!」 結果我失敗了欲再試,卻即被阻止。羅惠恩說:「不行。輪到我。」她擲了一球又將球交給我。平等分享就是街童的行規,毋須益智的玩具,單是一個網球就學會了。

最愛玩具、腳上的「四輪溜冰鞋」,雖然有點鬆,只要將橡筋打一個結就可以了。

幾位小朋友夾手夾腳將康樂棋搬到街上玩。

有網球,沒有球拍,小朋友享受將球拋上簷篷,看網球下跌走勢。

自製玩具的孩子 對抗消費主義

早上起來,藝術家鄭怡敏和張嘉莉的兩位千金子寧和勺寧,便嚷着父親怡敏替她們在樽蓋上鑽一個小洞,原來她們想了一個好玩的方法來淋花。五分鐘後,家姐子寧又自創將汽球放在紙飛機上發射,汽球從大廳在怡敏眼前呼一聲掠過,怡敏讚嘆:「勁喎,咁都諗到!」但不消一會,最後一個汽球都破了,細妹氣急,怡敏竟然說:「穿了不可以再吹嗎?在洞口上紮一個大結便行。」怡敏經常鼓勵女兒手製玩具。「家裏的櫃都是我們一起做,甚麼東西壞了都是兩父女一起維修,以身作則,任何東西可以動手做的,不用買。」
女兒的玩具熊,是在父母工作室裏用報紙做的;筆筒是自發用膠樽做;手袋是用紙摺的。嘉莉說:「圖書館裏都有很多摺紙書,她們都很享受摺紙的樂趣。我們不肯定手製玩具能否啟發創意,但過程中的樂趣及訓練孩子手部協調最重要。」基本上,除了手作玩意,他們甚麼玩具都不買,覺得消費主義極具侵略性。在學校看過迪士尼卡通書和動畫,爸爸怡敏總會說:「嘩!公主裙太浮誇,在現實中不方便。」同學間總會比較筆盒、書包上的卡通人物,怡敏會說:「人人都識嘅卡通先唔勁。」兩個女兒平日對父親有樣學樣,但對父親這番安慰的說話,卻是半信半疑。

a.
在父母工作室手製的報紙大熊貓。

b.
紙杯製成的傳聲筒,還加了不少裝飾。

c.
子寧自創將汽球放在紙飛機上來加速。

d.
砌好的Lego便要拆散再砌,不會無止境地再買新的。

兩姊妹近期愛摺紙,最愛這個紙籃和紙蘿蔔。

鄭怡敏(右)與太太張嘉莉(左)創辦C&G藝術單位,希望女兒愛藝術。

父母心得: 企硬不買玩具

Q

玩具對小孩有甚麼意義?
A

享受過程、啟發創意。
Q

兒女喜愛哪些玩具,你不會購買?
A

我們絕對不會購買那些因印上卡通人物而托高價錢的玩具。
Q

孩子扭計,怎樣處理?
A

幸好我們不是住在商場附近,少逛街。即使逛玩具反斗城,也事先聲明不會購物。當然小朋友會一哭二鬧三上吊,我一定企硬,抱她離去。
Q

有多少玩樂時間?
A

完成功課後。

生日不收禮物 香草做實驗

剛認識Jacobs,他抬頭便問:「你會給我模特兒費嗎?」我沒正面回應,他解說:「因為我想買玩具。」他和妹妹Sophia的玩具裝滿幾個大櫃,母親李婉芝(Utah)有時候收起他們的舊玩具,隔數個月又拿出來,Utah:「他們竟然以為是新玩具。」由於玩具太多,已數個月沒買。他們每人有一個to do list:刷牙、洗碗……每日若完成所有工作可得十元,儲夠錢便自己買玩具。爸爸Jason說:「Jacobs懂得理財,不會傾盡家財買玩具,會儲蓄。」這對寶貝從不扭計要買禮物,Jason說:「他們生日只會跟家人過,跟同學開生日會意義不大,某些家長想送他們禮物,我都請他們以小朋友的名義捐錢。所以他們不知道生日可以收禮物,不會變成大霸王。」
對Jacobs來說,《星球大戰》的玩具最正,但最喜歡玩的是做實驗。父親拿出他新製的藍色香水,打開一索……是牙膏味!Jacobs即糾正:「錯了,爸爸,這是毒藥來的。」他又小心翼翼拿出test tube、過濾器、香草Rosemary和檸檬香薰油,帶上安全眼鏡,先過濾,再狂搖混合物至氣泡瀉出來,他大叫:「噢!要爆炸了!」還要自我感覺良好地說:「顏色和味道都不錯。」父親說,他平日將洗頭水混豉油,甚麼都讓他拿來試。「他們都很喜歡玩iPad,但我會限制時間,然後叫他們做些創作的東西。」女兒Sophia則受時裝達人的母親影響,愛用化妝品替Barbie化妝,「男女同學來我家,都要排排坐,讓她塗指甲油。」Utah笑言:「兒時我冇Barbie玩,所以買多咗少少畀個女。」Utah認為這些愛美的玩意只是填色遊戲,同是學習過程,平日讓他們動手做勞作,就不會釀成公主病。

a.
青色頭盔加上綠色紙碟,變成《星球大戰》的角色外星人。

b.
以鞋盒做的「電腦」。

c.
最愛的《星球大戰》玩具。

d.
父親買的白色膠管,讓孩子在家中搭建,鋪上被鋪就是帳幕。

e.
收藏品"Jacobs's Gold",裏面的七彩小珠Jacobs說是"power of nature"。

媽媽Utah和爸爸Jason 性格鬼馬,讓孩子充滿歡樂。

Utah讓女兒用真的化妝品替娃娃化妝,「都是填色遊戲而已。」

受父親影響,Jacobs極愛科學。母親Utah笑言:「他不會弄出麻煩,有時候略嫌運用材料太多。」

父母心得: 不買3分鐘熱度玩意

Q

玩具對小孩有甚麼意義?
A

讓小孩玩樂和創作。
Q

兒女喜愛哪些玩具,你不會購買?
A

基本上甚麼都會買,除了預計只得3分鐘熱度的玩意。
Q

孩子扭計,怎樣處理?
A

我們不肯買的玩具,他們會寫信給聖誕老人,父親扮聖誕老人助手打電話給他們,觀察表現再定奪。
Q

有多少玩樂時間?
A

上學經已學習了,回家後便應全程玩樂。

捐出舊玩具 換來益智遊戲

先施百貨後人,公關公司老闆馬天惠是廿四孝媽咪,家住4,500呎淺水灣複式單位,家裏有個「夢幻公主藝術學習室」、南瓜車工作椅,但馬天惠說,現在女兒都愛玩益智遊戲和運動。何以基因突變?「不是。我逐步將她們的玩具送給親友和助養的兒童。」因孩子深信母親會再買玩具給她們,捐出玩具都很疏爽,只是不知換來的不是泰迪熊,而是益智遊戲。天惠解說:「自從她們準備升小學,我就為她們選購益智的遊戲。」
天惠希望透過玩玩具、劍擊、三項鐵人等活動,讓女兒學會定立目標、勇於挑戰,我問兩個孩子:「喜歡玩智力遊戲嗎?」她們立即搖頭。媽媽反駁:「甚麼?那六粒骰子不是你喜歡的嗎?」細女卓蕎如夢初醒:「對對對!擲骰子後可以鬥快加減乘除,5加6等於11,再乘2……」暑假時,兩女全程沉迷這種玩法。這時候,卓蕎扭計道:「媽媽,我想要滑板車。」天惠說:「你考試兩科90分以上就買啦!」「唔得!聽日就要買!」天惠開出一個難題:「你先上Google找張滑板車的圖片吧。」卓蕎即默不作聲。教女,原來還有這個方法。

a.
單車是兩姊妹最熱愛的運動。

b.
最近兩姊妹在爭玩的長頸鹿。

c.
母親說她們近期愛玩益智遊戲Quixo。(但只玩過一次)

d.
姑姑送贈的Rainbow Loom,可玩至不眠不休。

馬天惠與兩個女兒。

兩姊妹討論新玩具"Quixo"的玩法。

家裏有一個南瓜車的電腦枱。

父母心得: 讓孩子挑戰自己

Q

玩具對小孩有甚麼意義?
A

讓小孩從中學會定立並追求目標,挑戰自己。
Q

兒女喜愛哪些玩具,你不會購買?
A

滑板,這太危險了。還有大型玩具,家裏裝不下。
Q

有多少玩樂時間?
A

一星期六天游水練習,晚上臨睡前能玩,假日全家戶外活動。

玩具不代表消費

綠腳丫親子讀書會

綠腳丫是一個鼓勵閱讀和接觸大自然的教育機構,經常邀請遊戲導師透過日常用品,設計新遊戲和玩具,讓小朋友學會環保。

地拖雪橇

兩個地拖以白色膠管連合,小朋友站在地拖上,父母快速拖行,小朋友都說好玩過雪橇!

電芯陀螺

將電芯穿在CD中央,固定好位置,就成了一個好玩的陀螺。

取筆遊戲

膠紙圈中套入顏色筆,輪流取走一支筆,誰讓它垮倒就輸了。

網址: http://www.hapischool.net/readingclub/

玩具銀行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二○○九年成立「玩具銀行」,將收集的舊玩具轉贈十二歲以下低收入家庭兒童,小朋友開設戶口,訂立個人成長計劃,涵蓋學業成績、品格、行為、紀律、社交等範疇,達成指定目標後便可換取玩具。

網址: http://www.tc.ymcahk.org.hk/toy_bank/PostOffice.htm

Myflat.hk玩具交換活動

是香港首個鄰舍社交網絡,於各社區舉辦玩具交換活動,讓小孩學會分享,九月中將於香港仔大道180號香港仔坊會一樓禮堂舉行。

日期:9月17日 下午2:45 至5:30
查詢:
3568 3546

【壹錘佔中】8月31日 5pm直播
壹錘定音: http://hammerout.hk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