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跨境雙非童殺入市區名校,直資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新小拔)今年改面試語言,家長不可再為兒子選擇普通話面試,老師會以廣東話發問,但容許學童以普通話作答,校方解釋因授課語言是英語及廣東話,盼學生可掌握至少其中一種語言,此舉變相向只會普通話的雙非童「落閘」。
記者:倪清江
各直資及私立小學正進行明年小一收生程序,男校新小拔昨舉行兩場入學講座,有近2,000名家長及學童出席。排頭位的一對夫婦昨凌晨3時許在校門外排隊,希望表達誠意;人龍在早上6時半已長逾100米,由閘門排到亞皆老街,比去年長一倍。
不再接受未足歲學生
教育局規定入讀小一必須年滿5歲8個月,因此報讀都是幼稚園高班(K3)學童。新小拔去年表明接受低班(K2)男童跳級報讀,但由K2直接升上小一勢必不足5歲8個月,惹來學界非議,批評會為幼童帶來壓力,教育局也表明不資助未足歲學童。該校收到數十名K2男童報讀,均不獲取錄。
校長羅錦麗昨向家長介紹收生程序時,指明今年只限在08年9月1日至09年12月31日出生的男童報名,以確保明年9月入學時年滿5歲8個月至7歲,她否認受到教育局壓力,「升學應循序漸進,我哋講清楚,無謂家長猜測」。
入學面試設兩輪,過往家長可為兒子選普通話面試,今年只能選廣東話或英語。羅稱中文科不推行普教中,每周只有兩至三堂普通話課,其他科目以廣東話或英語授課,學生掌握該兩種語言較重要。
該校有取錄過內地來港的學童,羅指他們是在港上了三年幼稚園,會說廣東話,「未讀過幼稚園,由國內直接嚟(讀)係好大困難,我哋冇收過」。她透露確實多了以普通話跟兒子溝通的家長,多是大學教授、投資移民或來港專才,未有取錄過雙非童。羅稱面試着重內容,會接受學童廣東話咬字不準,學童有困難也可中途轉以普通話作答,無透露會否扣分,「我哋都識聽,但問一定用廣東話」。
昨出席入學講座的陳女士坦言廣東話不太好,但兒子在港讀幼稚園,對新小拔面試語言政策不擔心;另一操普通話的楊先生是新加坡人,指兒子平日說廣東話,應付面試沒困難。
【壹錘佔中】8月31日 5pm直播
壹錘定音: http://hammerout.hk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