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店:生意比沙士時更差

屋邨店:生意比沙士時更差

【本報訊】文具店以往是屋邨特色,價廉物美「方便就腳」,不過有屋邨文具店東主坦言生意越來越難做,除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電子化取代書寫工具,學童人口下降、租金上升、版權問題等,慨嘆「𠵱家生意比沙士時更差」,不少店主由壯年守業至中年、老年,期望房署不要大幅加租,讓小店有生存空間。
利高文儀在1970年代坪石邨落成時一同入伙,90年代余錦超接手經營,初期生意很好,他指當年學生多,而坪石邨亦是年輕屋邨,附近也有幾間學校,放學時間是文具店的繁忙鐘數,當年還未推行全港全日制,下午校學生趕在上學前影印和買文具、下課後留連,此情景難復再。
余錦超對文具業前景感欷歔,租貴是營銷重擔。現時坪石邨的租金估值,由外判公司負責,改變以往通脹加2至4%,現時連同全區的租金作估價,加幅逾1成,他說:「租值唔高,低下層可受惠多啲,我哋傳真4蚊張,便利店6蚊張,婆仔都有消費選擇權。」為節省開支,利高無裝冷氣,20年來由兩把吊扇解熱,但熱風還是吹不散。

舊邨重建難覓平舖位

他笑言賣文具的好處,是為子女提供免費水彩、紙張,兩名子女現修讀設計課程。希望未來15年還可經營。
預計2016年重建的白田邨,居民陸續按階段遷出,邨內經營19年的江田文具,由林氏夫婦經營。店內除文具精品外,也有古董文儀如50年代信磅、長形釘書機等,林太擔心白田邨重建,江田遷離屋邨後難覓平租小店重開。

江田文具店擺放了一個50年代的信磅。

【壹錘佔中】8月31日 5pm直播
壹錘定音: http://hammerout.hk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