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著作利維坦被視為當代政治學經典,構想在沒有權力及執法機關的自然狀態下,理性個體會因敵視及戰爭所產生的恐懼從而願意把自身所有權力交出,建立中央集權有機體(如國家)統御社會,其權力力量之龐大就有如一頭傳說中的大海獸利維坦。權力一交出駟馬難追,利維坦雖然確保社會穩定,消除自然狀態下的不穩定因素,但個體從此就只能臣服於海獸之下,為了永久和平安定從而接受海獸長期高壓統治。
陳冠中預言警世小說《盛世》曾構想利維坦如何降臨中國大陸,小說中中共透過製作大型混亂創造人為的自然狀態,令群眾陷入恐慌,使中共維穩出師有名,透過擺平動亂換取政治正當性,以大亂換取大治。雖不是真實,但其像真性卻令人揑一把冷汗。香港未必會發生小說中的情節,但北大人把政改細節越搞得明朗化,越能看出建制以政改召喚利維坦的野心。
高門檻提委會及限制候選人數目其實意料之內,建制派早就透過長時間媒體宣傳做好民眾期望管理,全香港各大陣營等的就是人大常委一錘定音的一刻。建制一早看穿民眾在香港爭取民主運動中出現疲態,一方面用一人一票選特首吸引選民支持,另一方面卻以國家安全等中國式理由去合理化對提名權的嚴加限制。他們宣稱一人一票這個授權程序除了能夠解決特首長期為人詬病的管治認受性問題外,亦足夠令香港人懲罰管治不力的特首;但這個說法明顯把政治責任聚焦在特首一職之上,故意令現時管治體制一直所產生的問題得不到民眾注意,亦沒有聚焦一旦通過將會帶來甚麼政治後果。
通過高參選門檻及低參與人數的選舉制度只會合理化建制的超穩定結構。極度排除異己的管治體制是香港社經問題的根源所在:官商勾結、地產霸權到港共政權這些民眾對政府的控訴均源自政府長時期向某種勢力的過份傾斜,而諸多限制及由親建制勢力控制的提名程序只會令維護既得利益者的候選人出閘,基本上與現時小圈子選舉大同小異。政改下的特首選舉依然是建制內部各支派在中央督導下的定期利益及位置交換,一人一票單純是掩飾,只要造就梁振英與梁美芬這類不堪對決,結果就能容易操控。即使民眾極度厭惡前者令梁美芬順利當選,「懲罰」了眾矢之的確實會帶來短暫歡愉,但整個傾向建制的管治體制依然絲毫無損,後繼人亦繼續按既定劇本辦事;積存已久的問題依然存在之餘,更談不上會帶來任何政策或體制改變。
若假普選的落實是利維坦出現的條件,那一人一票的授權過程就是海獸急速膨脹的機會,賦予特首大量道德籌碼去擴展權力。羅范在無綫節目中明言現時特首權力有限,指出經過「普選」特首理應可以大展拳腳,暗示現時體制內部對特首施政太多掣肘。特首欠缺認受性基本上是行政機關做事畏首畏尾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預視這次政改方案得已落實之時,「民選」特首亦將挾着「廣大」民意去擴大行政權力,消除或改變不利自己的體制規限。只要被建制壟斷的立法機關加以配合,掃除他們眼中的施政障礙指日可待,屆時劍尖亦會指向一些極其爭議性的政策。同時,猶如上段所說,選票在假普選中並不對現有體制構成壓力,無論民間反對聲音有多大,選舉中呈現數萬張白票,特首依然能夠從選舉程序攖取認受性去「大刀闊斧」,民眾亦難以阻擋建制體制權力不斷膨脹。
中央與港府屬意的利維坦是「普選」特首及半民主立法機關二元一體的。增強特首認受性配合畸形的半民主議會將造就一股無可制衡的管治政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屆時當權者手握如此尚方寶劍又豈會再提出優化版的政改方案繼續推進香港民主化?政改一旦通過香港隨即進入利維坦高壓統治時代,以一人一票麻痹民眾以為一票在手選擇我有,但實情建制體制結構依然穩如泰山,前方民主路更加難行,民眾亦不會意識到根本沒有途徑扳倒這隻龐大的海獸。泛民主派否決政改方案是唯一阻止利維坦在香港出現的方法,亦如陳健民老師所說,將之堆肥從而結出更好的民主花果。
鍾政碩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