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擔心08年已被中糧母公司「收歸國有」的蒙牛(2319)可能要為國家「做事」!蒙牛管理層昨表示,未來「會以上游奶農利益為最首要考慮」,現時市場原奶供應已略為過多,但公司仍會向牧場及奶農「買多些奶」,情願多花錢做促銷推廣,在下游「散奶」。
記者:吳綺慧
蒙牛上半年已為「買貴奶」撥備2.6億(人民幣.下同),市場擔心蒙牛會因做「維穩工作」,利潤率繼續受壓。蒙牛公佈差過預期的業績後,昨日早段開市時股價仍算靠穩,可是中午一開完投資者會議後,股價卻一如瀉如注,最多跌過8%,收市報35.45元,跌6.7%,為表現最差藍籌。
今年奶價持續下跌
繼去年經歷奶荒後,今年內地原奶供求出現逆轉,上半年原奶供應過於充裕,令奶價由高位至今持續下跌。但蒙牛在今年初,卻仍在增加採購原奶,導致存貨一度積壓,並要為「買貴咗」的原奶撥備2.6億元,令市場感驚訝。同時,蒙牛為了清貨,5月加大營銷費用去谷銷情,令有關成本佔收入比率同比大增3.5個百分點,至21.9%。
蒙牛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白瑛昨承認,公司改變了策略,長遠希望以維持上游的利益、與供應商保持良好關係為最首要考慮,下半年會繼續用「合理價格」、「多買奶」,並透過增加營銷費用,去消化這些庫存。
有外資分析員表示,蒙牛上半年的自然增長(organic growth),大部份只是反映去年奶荒時的加價影響,以及產品組合的改善;但單看銷量,其實已無甚增長。「市場需求已經不大,競爭又加劇,但卻要繼續在上游買多些奶,為保障上游農業。那公司下半年營運壓力肯定不輕。」
存貨水平大增73%
事實上,蒙牛截至6月底止存貨水平高達44.6億元,較去年底時增加73%,存貨周轉天數升逾12日,至28.6日。
公司銷售副總裁劉勝利預期,下半年原奶價格總體仍然向下,但「不會無止境下滑」,強調蒙牛經過5月一輪促銷後,存貨已回復合理和健康水平,料下半年情況會繼續改善。
蒙牛上半年如撇除新收購所得貢獻,盈利自然增長為24%,達9.3億元,當中包括了約1.18億的出售聯營公司賬面收益。
對於近期有大量外國進口奶透過網購渠道進軍內地,價格較蒙牛王牌產品「特侖蘇」還低。集團總裁孫伊萍透露,會在10月推出全球精選系列的特侖蘇,惟未來無意降格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