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看報紙,一邊大字標題講藝人吸毒被捕,另一邊是運動衣着品牌全版廣告,兩版南轅北轍,大纜扯唔埋,但請君看圖,不解釋,意象卻諷刺得很:「壓力大所以吸毒?不如做運動啦儍仔!」相信排版無心,肯定看者有意,圖片加聯想,可以任意創作、無限上綱,在人家的傷口灑點鹽花,有時還可增添幾分黑色幽默。
兩個廣告刻意編排?
又某日在家電視撈午飯,畫面上出現一個瘦骨嶙峋,奄奄一息,強睜着空洞雙眼,側卧着無力地伸着小手渴求的垂死兒童,旁述員用悲憫,甚至可以說略帶煽情的聲線去介紹這個非洲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阿米拉。可能是新聞台的關係,能夠容許慈善機構有較長時間去播放廣告,在那約分半鐘的畫面當中,阿米拉的特寫佔了大半,除了感人的旁述,那些不停在瘦弱無力的阿米拉面上肆意遊跳的蒼蠅的鏡頭,更加令我撼動,尤其當時正在吃豆豉鯪魚,真教我不知如何自處,只想到以為開罐頭是捱世界?相比原來已成天下珍饈,那刻和着兩滴眼淚吞鯪魚,自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卻沒想到這個「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的廣告剛播完,接住上的是一個明亮柔和的畫面,先介紹一下山明水秀,響一響個法蘭西朵,然後是高效率生產線,接着就是一個天真爛漫、笑容璀璨、嘆緊spa的香港幸福小女孩柔柔。
OK,我承認,形容她在「嘆」多少是憎人富貴心理,鬼叫我細時捱過大熱天時冇水沖涼連續兩日醃鹹魚滋味,真箇永世難忘!而我咁大個都未捨得使錢浸spa,看着乳臭未乾𡃁妹在「澤姑池」開心嬉水,不知人間何世,焉能不看得心理失衡?但廣告旁述員卻一片平和悅耳的聲調介紹,原來小柔柔身受濕疹之苦,所以到了該牌子法國礦泉水的水療中心接受療程。聽後我心才豁然開朗,嘆甚麽spa?那叫水療,療者、治也,小孩生濕疹,癢在兒身,痛在父母心,麻疹既然是病,濕疹當然也是病,病要向淺(or錢)中醫,至理名言,你等無兒無女,未受過濕疹折磨,夏蟲不可語冰,無謂說三道四,正如人人說大麻有害,避之則吉,但外國卻有父母以大麻救醒腦癱兒子案例,大麻用藥並非新事。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的可能只是你諗多咗,所以我也不相信這兩個廣告是刻意的編排,只是前後有序放在一起,才教你知道原來天國與地獄即使擺在眼前,但仍然可以這麼近、那麼遠。
一個要你幫襯,一個要你幫,你會點揀?
【一言棠】
撰文:歐錦棠
除表演藝術,也酷愛文字、影像及武術,其文章往往一針見血。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