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突邀二戰退役軍出席活動 倉卒搞抗日紀念

政府突邀二戰退役軍出席活動 
倉卒搞抗日紀念

【本報訊】政府宣佈今年起每年9月3日及12月13日舉行官方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此決定引起公眾批評為擦鞋,向中央獻媚。二戰退役軍人組織本月突接獲政府通知,要求他們一周內決定是否出席紀念活動。有議員認為政府有需要就是次決定,作出更詳細說明及解釋有關決定的理據。
記者:林社炳

經歷過抗日戰爭的二次世界大戰退役軍人會會長蔡彼得昨日接受本報訪問,他說不知道政府此時此刻舉辦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動機,同樣不清楚是否國民教育的政治手法。蔡彼得稱不想多談政治,當年抗日全為保衞香港,如今也支持任何紀念抗日活動。

每年已有四悼念活動

二次世界大戰退役軍人會秘書鍾定華說,回歸前後,該會每年都獲邀派員出席四項悼念戰死軍人活動,包括小西灣加拿大軍人墳場、香港重光紀念日、和平紀念日和重陽節。回歸後,有關機構一般會早於一個月前發信邀請。但今次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該會於本月11日才接獲民政事務總署發出的英文邀請函,要求短短一個星期內,於本月18日前回覆出席代表人數。他不願猜測,特區政府是否配合針對日本內閣參拜紀念二戰戰死日軍的靖國神社。
蔡彼得當年選擇加入華籍英兵,負責炮兵防守炮台。他剛加入炮兵不久,即遇上日軍侵略香港。英軍在香港淪陷前解散華籍英兵,沒有任何賠償下叫他們脫下制服逃亡。蔡彼得逃到汕頭被國民黨拉夫做「豬仔兵」,日軍進攻時,他們只管撤退。直至1945年日軍宣佈投降,他才回港向駐港英軍報到,負責組織華籍英兵。
政府前日宣佈,由今年開始,將於每年9月3日及12月13日舉行官方儀式,分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鑑於不少輿論都對訂立有關紀念日存在疑問,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昨日致函特首,要求他交代訂立上述兩個紀念日的具體決策過程,以及特區政府在上述兩個紀念日計劃進行的官方紀念儀式的詳情、規格、禮序和作出這些計劃的理據。

1945年9月香港重光,一群被囚禁多時的駐港加拿大軍人在戰俘營合照。

二戰期間日軍入侵香港,把一批戰俘送入集中營。